出租司機:“希望口袋的錢滿滿滴”
除夕當日,仍有不少出租司機在武夷山東車站等候。南方的天氣有一點濕冷。“去哪,要不要打車”,一有乘客出站他們便上前招呼。
張師傅說,過年在他的印象里只是吃頓年夜飯。“我們干這行的,有什么辦法呢”,他戴著鴨舌帽,有一點靦腆。一年365天,全年無休是張師傅和其他很多同行的生活狀態,他們甚至習慣了吃完年夜飯繼續出車。“南平這邊的小城市,比不得你們北京。這里車多人少,你站在路邊等一兩分鐘一定會來輛車”,張師傅稱,年關到車站接車,雖然辛苦,但跑的遠,可以賺得更多。
說到寫下新年愿望,張師傅不好意思地推稱“字寫的不好”,喚來了同伴楊建明。“新年快樂,天天開心,快快樂樂,猴年吉祥”,楊師傅很爽快地揮筆寫到。看上去似乎更像是祝福,或是一種生活態度。
“多拉單,多賺錢”,張師傅在一旁小聲提醒。
“對對,希望口袋錢滿滿滴!”楊師傅也念叨著補了一句。
光明網(記者高雅)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猴年辭舊迎新之際,光明網記者走上街頭、村落,采訪了多位不同身份、不同年齡最基層的普通人,傾聽他們的新年愿望。他們各有不易卻大都樂觀,這些大大小小的心愿雖不盡相同,卻都說出了老百姓對“好日子”的期盼,也某種程度折射出了整個社會的脈動。
村支書:“建設美麗鄉村”
伍瑞旺是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雙溪村的村支書,一位二十余年的老干部。“希望我們村更美好”,說起新年愿望,他幾乎是脫口而出。
據他介紹,雙溪村是個自然村,約有1600余人。隨著農村低保、養老等政策的推廣普及,老年人溫飽問題得到基本保障,精神生活則亟待重視。尤其空巢老人、留守老人較多,如何讓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減少老年人獨居的失落感和孤獨感是武瑞旺及村委們的心頭事兒。
近年來,廣場舞成為城區文化的一大亮點,村里的中年婦女也開始漸漸效仿。村委們尋思著籌劃起了文化廣場和老年活動中心,希望為村民活動提供場所。“但是建活動場地費用高,雖然我們的項目已經納入市重點項目之一,但下撥資金仍然遠遠不夠。”村委們指著建了一半的文化廣場說,“征地、建設、設備等等都需要花錢。”因為資金有限,廣場涼亭等修建基本完成,原計劃建在廣場附近的老年活動中心、電影放映場所目前只好暫時停工。
“我們村很分散,規劃起來就比較困難。”伍書記說,他希望村民不僅老有所養,更能老有所樂,希望新農村文化建設真正覆蓋到所有人。
?
鄉村醫生:“希望有個接班人”
年逾六旬的葉女士是一名鄉村赤腳醫生,她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工作了40余年,目前仍是村里唯一的醫生。
“名分尷尬,卻退不了休”,這是葉女士也是鄰近不少村莊鄉村醫生的現實寫照。他們早年間培訓上崗,掌握有基本的醫療衛生知識,但沒有國家編制。很多人目前仍處于上無撥款、下無補助,基本靠醫療業務盈虧的生存狀態。
“村里平時人不多,到過年才熱鬧起來”,據葉女士介紹,近年因為醫患關系緊張,城鎮化進程加快,年輕人多寧愿外出務農,也不愿學醫回村開診。新農合制度與鄉村醫生醫療服務之間仍有諸多的不協調,偏遠農村保健水平依然較低。
隨著年紀的增大,葉女士的身體不是很好,節假日間,她在村里橋頭的小診所有時也會關門歇業,但村民有個頭痛腦熱的小毛病還是會找上門來。“希望有個接班人”是她的新年愿望。
“希望村里人都平平安安的。希望早點派個接班的人來。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愿望。”她面對鏡頭有點不好意思,“哎呀,我拍出來不好看。”
農民工包頭:“領回工錢,過個好年”
每到過年,農民工討薪就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從欠薪到討薪,中央有一系列政策法規,卻常常在地方執行乏力。家在水吉鎮仁山村的農民工福美,近年和同村人在武夷山合作承包茶山,三年累積被欠下三萬余元。
福美介紹說,近年茶葉生意冷清,老板收益不佳,因為各種原因,部分錢款一拖再拖。而雇傭來的采茶人,大都是五六十歲的大齡農民工,作為小包頭的他們,也常常于心不忍,部分小包頭更是不得不自己貼錢發放工資。
據悉,小城雇工仍多是口頭協議,企業保證金制度在“最后一公里”失靈。而無論是被雇傭的最底層農民工、甚至包括包頭本身,大都文化程度不高,不懂法律,不懂勞動仲裁,面對類似情況常常無措,忍氣吞聲。
掙下的辛苦錢拿不到手,對于進城務工的農民來說,無疑是件很揪心的事,“不過過年還是要開開心心的,”福美說,自己的心愿就是早日拿到屬于自己的錢,歡歡喜喜地過個年,“這是我侄女買的大衣,好不好看?”她笑言。
電動車師傅:“開個化妝品工作室”
“今天衣服沒穿好,拍出來會不會不好看?”“愛美”的黃師傅是福建建陽市區的一名電動車司機,他擺弄著手機相冊,給記者展示自己的家庭照和自拍照,臉上是滿滿的幸福,“這是我老婆”,“怎么樣,這件衣服是不是不錯?”
黃師傅不識字,選擇開電動車更多是為了糊口。據了解,這種電動車最早是為了給殘疾人、老年人代步,或是接孩子上下學,因價格相對便宜,無購置稅、不用買保險、簡單練習就能上路,隨后慢慢發展為載客工具。目前,駕駛電動車的以農村進城的中老年人居多,因為四輪電動車尚未納入機動車產品目錄,交管部門監管某種程度無據可依,在小城市某種程度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
“不好做,”黃師傅搖著頭說,開電動車不僅是身份尷尬,而且競爭激烈,“賺的都是小錢,有黃包車、電動車、出租車等等等等。”他說自己新年想嘗試點新鮮事兒,“開個化妝品工作室”,他很認真地說,他打算慢慢把開電動車轉為副業。
?
新婚小夫妻:“努力一年買套房”
小江和勝男是去年12月結婚的新婚夫妻,現在福建寧德工作。說起新年愿望,勝男說她希望能在寧德安家落戶。
近年來,持續高漲的房價讓不少年輕人“望房興嘆”,房價甚至超過食品藥品安全、物價、失業、貧富分化等,一度被中國社科院發布的《社會藍皮書》列為首位“社會問題”。一些年輕人自愿成為“不買房一族”,但勝男他們認為“有房才有家的感覺”,雖然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較快,但三四線城市尚在可及范圍,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住上屬于自己的新房。
“你來一起拍照!”勝男拉過小江,“買房也有你的一份。”
?
?
?
相關鏈接:
老兵堅守深山洞庫16年 戰友幫忙實現新年心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