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中午,武昌岳家嘴一家酒店里,晚輩們為鄭鳳英老人慶祝百歲壽辰。
歷經近一個世紀的風雨,圍繞在膝前的兒女們都已是滿頭華發。前日中午,武昌岳家嘴一家酒店里,來自一個大家庭的成員坐滿了5張餐桌。聚會的主角,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即將年滿99歲。
為給老人提前慶祝百歲壽辰,兒孫們從全國各地,乃至美國、印尼等地趕來。五代同堂,47張笑臉,組成一個大寫的“福”字。
她還會唱八十年前的老歌
老太太名叫鄭鳳英,被孩子們圍在中間的她,布滿皺紋的臉上笑開了花。雖然言語不多,但她的身體還算硬朗,能自己拄著拐杖走上舞臺。
老人的小兒子馮先生介紹,母親的老家在武漢新洲。她年輕時當過老師,也做過幼兒園管理人員。父親是手工業者,靠勤勞的雙手掙出了一份家業。新中國成立后,父母積極投身國家建設,抗美援朝期間,母親還響應號召,捐出了自己全部的首飾。1957年,父親作為愛國實業家的代表,參加了武漢長江大橋的通車典禮。
馮先生說,母親雖然年事已高,但生活依然多姿多彩。每天晚上,她都會看《新聞聯播》,關注時事和天氣情況。她也很喜歡看曲藝、歌曲類節目,每次電視或音響里播放數十年前的老歌,母親都會跟著哼唱,連上世紀30年代的一些老歌,也能準確背出歌詞。
老人還十分熟悉老武漢的很多掌故,武昌老城哪座城門發生過哪些故事,是她最愛跟兒孫們念叨的事情。
五代47人齊聚一堂樂融融
壽宴開始前,一對青年男女貼“壽”字、掛飾物、擺蛋糕,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是老太太的外孫女和外孫女婿。
外孫女婿吳松坪告訴記者,他和妻子都在美國從事電子產品研發,這次特意回國給外婆祝壽。會場上使用的飾物,都由他和妻子采購,會場布置也都由兩人親手完成。
記者問他,把這些事情交給禮儀公司,不是更省事嗎?吳松坪說,他和妻子難得回國一次,而且還是為了給外婆祝壽,自己動手更能體現心意。
馮先生介紹,母親先后養育了7名子女,目前還有5人在世。她的兒孫們分散在全國各地,有的還在海外安了家。為了給她祝壽,這次共有47人回到武漢,其中包括定居印度尼西亞的大孫子一家、定居美國的外孫女和外孫女婿等,就像歌里唱的一樣,“漂洋過海來看你。”
五世同堂,好一派喜慶歡樂的場景。
雖然天各一方心卻在一起
中午12時許,壽宴正式開始。由于人數太多,拜壽的禮儀只得分批進行:兒女、孫輩、曾孫和玄孫輩。
該酒店還有很多其他客人,大家紛紛投來好奇、羨慕的眼光:“真是少見。老太太好福氣啊!”
馮先生說,雖然平時大家天各一方,甚至遠隔重洋,但通過現代化的通訊手段,親情還是把這個大家庭的成員們牢牢系在了一起。微信是目前最常用的聯系方式,因為家里第四代的三個男孩都是馬年出生,相隔不超過半歲,大家一商量,就把家族微信群起名為“寶馬三兄弟”。這三兄弟其實見面的機會也不多,可是通過微信視頻,他們早就成了親密的玩伴,一見面就開開心心地抱在了一起。“母親平時在家里說得最多的話是,我們趕上了好時候,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這也是全家人的共同心愿。”馮先生說,只要有母親在,家的根就在,孩子們哪怕走得再遠,心也會朝著家的方向。
?
?
?
相關鏈接:
八旬老太流浪20年終回家 和孩子們過上團圓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