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
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長汪鍵表示
改善空氣質量將有大動作
本報記者?孫秀艷
核心提示
北京今年PM2.5年均濃度要比去年下降5%左右,河北史上最嚴的治霾法律法規引入了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制度
天空湛藍、碧水澄澈。在人民網“新的一年,您最關心哪些經濟問題?”的調查問卷中,“環境是否能明顯改善”成為大眾關注的問題之一。一年之計在于春。環境領域確實有不少新年新計劃,將隨春風送達萬戶千家。
“以百姓最關心的空氣質量為例,今年各地都將有不少大動作。”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長汪鍵這樣表示。
全國空氣污染最重的京津冀區域一馬當先。不久前閉幕的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今年PM2.5年均濃度要比去年下降5%左右。為達到這一目標,北京今年計劃投入165.4億元,用于大氣污染治理,聚焦散煤、高排放車、城鄉結合部三大領域。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在今年的政府報告中指出,未來天津將進一步全面加強大氣污染防治,進一步削減煤炭消費總量,到2020年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25%。而常被看作拖累整個區域空氣質量的河北,更是拿出了“真招”——今年3月1日起,《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將實施。措施嚴、標準嚴、處罰嚴、問責嚴,使《條例》成了河北史上最嚴的治霾法律法規。條例引入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任期內,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惡化的應當追責,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的,應當引咎辭職或者由其主管部門責令辭職。
水污染治理方面,百姓最關心城市黑臭水體能否根治,家門前的小溝小叉能否還清。去年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就顯示,今年水污染防治將走進全面落實階段,黑臭水體、小溝小叉治理情況都將納入考核目標。環保部將聯合住建部,每半年調度公布全國黑臭水體信息,督促地級及以上城市公布黑臭水體名稱、責任人和達標期限。
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百姓期待。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的福建就把繼續保持冠軍地位作為今年的工作目標,西部的新疆計劃新增造林105萬畝、封育95萬畝。江蘇省代省長石泰峰更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十三五”期間,將著力圍繞“環境美”,在提升環境質量、建設生態宜居美麗家園上取得重大進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