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受關注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迎來了破解之道。國務院14日發布《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建立強制報告機制。
根據該機制,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村(居)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傷害或不法侵害等情況的,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
負有強制報告責任的單位和人員未履行報告義務的,其上級機關和有關部門要嚴肅追責。其他公民、社會組織積極向公安機關報告的,應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
留守兒童已成社會傷疤
“決不能讓留守兒童成為家庭之痛社會之殤!”在1月2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全社會都要伸出援手,保障和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近年來,留守兒童已經逐漸成為整個中國社會的傷疤。據統計,中國每年有近5萬名兒童死于意外傷害,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兒童;2014年一份調查數據顯示,49.2%的留守兒童在過去一年中遭遇過不同程度的意外傷害。
自殺、被性侵、誤入歧途等等負面事件,也常常與留守兒童問題糾纏在一起。
2015年6月9日深夜,貴州畢節,14歲少年張啟剛帶著三個妹妹,在門窗緊閉的樓房中服下農藥,搶救無效死亡。而3年前,畢節市的一個冬夜,5個躲在垃圾箱里的男孩燒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而亡。他們的共同身份是留守兒童。
據新京報調查,寧夏靈武市一個村莊內,過去一年間,有12名幼女在村里的幼兒園被教師性侵,其中11人為留守兒童。在只有100多戶人家的村莊中,這意味著約十分之一的家庭受到傷害。
2015年6月10日,湖南衡陽界牌鎮一對姐妹被人毒死,兇手是同村12歲的留守兒童陳某某。
早在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負責人指出,留守兒童犯罪率約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不得讓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
留守兒童一度被稱為這個時代的“制度性孤兒”。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意見》明確,父母要依法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外出務工人員要盡量攜帶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暫不具備條件的應當委托有監護能力的親屬或其他成年人代為監護,不得讓不滿十六周歲的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
外出務工人員要與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聯系、多見面,及時了解掌握他們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狀況,給予更多親情關愛。父母或受委托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的,村(居)民委員會、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要及時予以勸誡、制止;情節嚴重或造成嚴重后果的,公安等有關機關要依法追究其責任。
村(居)民委員會要定期走訪、全面排查,及時掌握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監護情況、就學情況等基本信息,并向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要為農村留守兒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與父母聯系提供便利。
縣級政府要完善控輟保學部門協調機制,督促監護人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并完成義務教育。中小學校要對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情況實施全程管理,利用;及時了解無故曠課農村留守兒童情況,落實輟學學生登記、勸返復學和書面報告制度,勸返無效的,應書面報告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勸返復學;幫助農村留守兒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加強與父母的情感聯系和親情交流。
公安機關要第一時間出警調查
《意見》規定,公安機關要及時受理有關報告,第一時間出警調查,有針對性地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強制報告責任人要協助公安機關做好調查和應急處置工作。
屬于農村留守兒童單獨居住生活的,要責令其父母立即返回或確定受委托監護人,并對父母進行訓誡;屬于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的,要聯系農村留守兒童父母立即返回或委托其他親屬監護照料;上述兩種情形聯系不上農村留守兒童父母的,要就近護送至其他近親屬、村(居)民委員會或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臨時監護照料,并協助通知農村留守兒童父母立即返回或重新確定受委托監護人。
屬于失蹤的,要按照兒童失蹤快速查找機制及時開展調查。屬于遭受家庭暴力的,要依法制止,必要時通知并協助民政部門將其安置到臨時庇護場所、救助管理機構或者福利機構實施保護;屬于遭受其他不法侵害、意外傷害的,要依法制止侵害行為、實施保護。
《意見》要求強化監護干預機制。對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遺棄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或受委托監護人,公安機關應當給予批評教育,必要時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情節惡劣構成犯罪的,依法立案偵查。對于監護人將農村留守兒童置于無人監管和照看狀態導致其面臨危險且經教育不改的,或者拒不履行監護職責六個月以上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生活無著的,或者實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遺棄農村留守兒童導致其身心健康嚴重受損的,其近親屬、村(居)民委員會、縣級民政部門等有關人員或者單位要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另行指定監護人。
?
?
?
相關鏈接:
留守北漂講述爸媽進京過年記:有老兩口先立遺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