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同村的兩位學生,考試汗濕試卷,吃飯汗水掉進碗里,不敢與人握手……近日,他們被醫院診斷為患“手汗癥”,被該病癥困擾近10年后,通過一個小手術,終于恢復了正常。
2月16日晚,記者在海醫附院外科大樓心外科病房見到了蔡祝(化名)和李寸(化名),他們都來自萬寧市長豐鎮的一個村莊,當晚也住在同一個病房,準備于2月17日上午進行手術。
今年18歲的李寸,正在萬寧一所學校讀高三。李寸說,大約是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發現手濕濕的,像洗手沒擦干一樣,越長大越明顯。“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比如平時我摸一下手機,上面都是水,不管摸什么都要先用紙擦汗。不緊張的時候流汗,緊張的時候流更多。”
記者與李寸聊了5分鐘,查看他的手掌時,就已汗如水滴。
李寸說,之前也嘗試過很多辦法治療,父母都是農民,先后花了10多萬元都沒治好。
從讀小學三年級,到如今的高中三年級,李寸一直深受困擾。越長大手腳流汗越多,唯一好的是,睡覺時不流。他最苦惱的就是考試,要帶很多包紙,邊擦汗水邊寫;要不就戴塑料手套。他一天要用掉10幾包紙巾。他記得參加高二會考時,監考老師不讓帶其他東西,他就帶了幾包紙放在口袋里,進考場時,監考老師還要把紙抽出來,一張一張地翻開檢查。但后面紙都擦完了,他的手汗把試卷弄濕,沒有考好,特別糟糕。
手汗讓李寸的學習成績也受了影響。自從發現手流汗,越長大他越不想學習,因為一拿起筆來,汗水就順著筆流到了紙上或作業本上,把字跡弄模糊,或把紙弄破。后來他就選擇看,看不了的就背下來,很少寫字或做題。
曾經,李寸考試成績年級第一,現在的成績一般,父母希望其考一個二本以上的大學,但他說照這樣手掌出汗的話,心里沒底。
與李寸同一病房的蔡祝,也是深受該病癥困擾。他如今已是海南職業技術學院藥物制劑技術專業的大一學生。蔡祝的癥狀跟李寸差不多。平時沒什么大礙,就是在人際交往方面有一些影響。說這話時,他雙手在褲子擦了3下,伸出手給記者看,“只有這樣,稍微干一點,我才敢跟別人握手。”
克服手流汗的辦法,蔡祝也用紙,或往褲子上擦,特別是寫作文很麻煩。“汗水流在紙上,寫不了,要等紙張干了才寫,非常浪費時間。高考作文就沒寫完,有點緊張,拿筆的時候,汗水一直往下滴。流得太多,根本擦不了,特別遺憾。”
蔡祝的體育成績好,高考作文要是寫完的話,肯定不止這個成績。“我當時的愿望是考上廣州體育學院,結果還是落空。”如今就讀制藥專業,蔡祝仍受困擾,“上實驗課配藥時,手就流汗,完全做不了。”
今年春節,李寸和蔡祝看到了希望。他們同村的一位小伙子,在海醫附院做了手術后,手掌不再出汗了。在對方的介紹下,李寸和蔡祝一起來到海醫附院心胸外科,經檢查確診為手汗癥,并確定2月17日做手術。為他們主刀的醫生是海醫附院乳腺胸部腫瘤外科副主任醫師、外科學副教授高炳玉,心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吳毓優。
李寸和蔡祝說,高炳玉醫生是“感動海南”2015年十大年度人物,“我們在報紙上看到過他的事跡,非常信任他的醫術。”
據吳毓優介紹,李寸和蔡祝做的是兩側胸3交感神經切斷術,手術后測手掌溫度為36.4度,比術前升了1度多,說明手術很成功。手汗癥是手部汗腺分泌亢進的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手掌多汗,也伴有腋部多汗、腳部多汗和頭面部多汗,目前推測是由于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的,所以行胸3交感神經切斷術,就可以治愈該病癥。“這是一個使用胸腔鏡的微創手術,手術過程只有20多分鐘,手術后傷口小,住院1天經照胸片正常,即可辦理出院。”
18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病房,做完手術的李寸和蔡祝正在給醫生寫感謝信,他們的手掌干燥了,不再流汗了。李寸的父親說:“非常感謝醫生的精湛醫術,治愈了小孩的手,孩子終于有信心去參加高考了。”
?
?
?
相關鏈接:
女孩患手汗癥手心“揮汗如雨” 11年不與人握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