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網絡媒體走轉改】互聯網時代別有一番“年味兒”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2-22 21:57

      【網絡媒體走轉改】

      記得大作家王蒙曾這樣回憶他小時候過年的場景:“小時候過年特別激動,因為能吃上一頓肉,因為包餃子,因為穿一件新衣服,因為給大人磕頭和得到壓歲錢。”今天,過年吃得上肉,早已不能作為幸福生活的衡量標準了。時代不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味也有了更加豐富的味道。隨著移動互聯和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過年的習俗也更具時代氣息。

      “指尖”上的新年俗:咻咻紅包忙不停

      2016年春節,充斥在我們周圍的紅包真是五花八門:微信、手機QQ、支付寶、360手機助手、百度錢包不勝枚舉。不論1分、5毛,還是10元、100元……有人曬出了“紅包鬧鐘”,還有人列出“搶紅包日程表”,總結 “搶紅包攻略”;還有人開發了搶紅包的APP,甚至研發了搶紅包機器人……全民瘋“搶”紅包模式,使這項傳統年俗重獲生命力。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現實世界里的紅包總是一個甜蜜的負擔,給少了擔心不落好,給多了錢包又受不了。然而,“你搶到紅包了嗎?集齊五福了嗎”成為了今年過年新的問候語。中國人有過年發紅包的傳統,代表長輩對晚輩的祝福,然而現在的紅包早與時俱進,進軍網絡世界。網絡時代的紅包是現代與傳統的結合,科技與民俗的碰撞,因其快速、熱鬧、刺激,從而吸引了公眾的積極參與。

      1分錢也好,1塊錢也罷,重要的在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收發紅包從來都不是一種簡單的經濟行為,而是一種社交行為。一搶一送之間,正體現了人們在社交群體中的存在感,以及渴望交流的內心愿望。

      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行走中感受年味

      “現在網絡預定服務很方便,吃穿住用行,只要動動手指都可以在網上搞定。平時工作忙,很少有時間全家出游,趁著長假帶著孩子去國外轉轉,開闊下眼界。”像北京張女士一樣選擇在春節假期出境游過節的中國家庭如今確實不在少數。中國旅游研究院和攜程旅行網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春節全國出境旅游人數有望接近600萬人次,傳統佳節洋派過法儼然已經變成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隨著旅行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而能遠游的假期卻只相對集中在三個小長假中,使得春節一定要“回家”的傳統觀念受到沖擊。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春節出游,換個方式過大年。隨著中國護照含金量不斷提升,截至目前,中國公民免簽或落地簽的目的地已達53個,成全了多少人“說走就走的旅行”夢想。

      有人說,科技擴大了人們的視野,也刷新了“在一起”的概念。過去“在一起”就是一家人回到小鎮上團聚,而現在既可以家人一起走出去,也可以子女們出去旅行的時候通過互聯網跟父母進行聯系。移動互聯的崛起,讓大家在傳統年俗習慣上發生著極大的改變。相信,旅游過年會變成越來越重要的生活方式。

      春節檔電影化身“竄天猴” 翻了個筋斗云

      隨著網絡電子購票的新形勢出現,平日里影城排隊購票的情景卻不復存在,只需通過網絡渠道就可以提前輕松訂票,讓觀影更加方便。“以前回家過年都是一家人在家打牌、看電視,出門也是去親戚家拜年,因為商場早早就關門了。但是現在人們愿意出來吃飯、看電影、唱歌,公共場所的年味兒比家里還要濃。”家住河北張家口的“北漂”一族小張這樣和記者說道。

      “春節檔”堪稱一年中最重要的電影檔期,到電影院里過大年已成為一種新的時尚。7天春節假期,中國電影票房突破了30億元,把羊年春節檔的18.2億紀錄遠遠拋在身后,看電影開始成為中國人過年的新年俗。今年春節期間各大影院的電影票都出現“一票難求”的現象。

      在一二線城市工作、學習的大批中青年影迷成長起來,在假期返鄉探親時也把觀影習慣帶到了家鄉。這種花費適中又環保的娛樂方式正逐步固定下來,成為新的年俗。

      古老的年味會長存心底,有了新生活的年味更讓人欣喜。過年的方式或有變化,但根植其中的年味永遠不會飄散;表達幸福的方式或有不同,但對幸福的追隨不會停歇。(光明網記者劉冰雅)

    ?

    ?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煤企陷虧損困局 寒冬中守護希望
    【網絡媒體走轉改】迷途少年的“新生”:讓媽媽笑中帶淚
    【網絡媒體走轉改】返鄉手記:農村怎樣留住人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返鄉手記:農村怎樣留住人
    【網絡媒體走轉改】迷途少年的“新生”:讓媽媽笑中帶淚
    【網絡媒體走轉改】煤企陷虧損困局 寒冬中守護希望
    [來源:光明網] [作者:劉冰雅] [編輯:林道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