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且看中國外交怎么干?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蔣濤)“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6年新年賀詞中的這一席話,既是對負責任大國的雄心與擔當的宣示,也是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寄語和前瞻。
再過幾天,全國“兩會”將在北京召開。按照過往的慣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預計仍會有專門的篇幅談及中國外交,從中既可回顧過去一年的成就,亦可前瞻2016年的走勢。
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系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圖片來源:新華網
世界那么大——中國外交“習”卷全球
2016年1月19日,習近平開始訪問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三國。此次中東之行,標志著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出訪足跡基本實現全球覆蓋。
據統計,十八大以來,截至2015年底,習近平出訪19次,累計133天,行程38萬多公里,足跡遍布亞、歐、非、美、大洋洲等五大洲,不斷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全球布局。
其中,2015年,習近平一共8次出訪,行程長達42天,足跡遍布亞洲、北美洲、歐洲和非洲的14個國家。2014年,習近平7次出訪,行程46天,訪問18個國家;2013年,他5次出訪,行程39天,訪問14國。
從以上數據可以發現,習近平每年出訪5到8次,到訪14至18個國家。按照這個頻次,2016年中國外交料將繼續“習”卷全球。
資料圖:中國第三批赴馬里維和部隊警衛分隊在營區展開節日戰備演練。中新社記者韓立建 攝
問題那么多——中國方案從不缺席
誠如習近平所言,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在過去一年,世界經濟復蘇曲折緩慢,國際動蕩因素增多,恐怖主義威脅蔓延擴散,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社會期待中國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而中國也從不在國際事務中缺席。
在伊朗核、朝鮮半島核、阿富汗等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中,中國方案、中國聲音從未缺席,為推動有關問題政治解決進程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中國支持并加大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力度,為維護世界和平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聯合國維和教官朱強對中新社記者說。去年,中國加入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并組建8000人維和待命部隊,并免除對最不發達國家債務。
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國話語權越來越大,中國方案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2015年,中國在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確立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協調通過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在經濟層面,中國繼續為全球金融穩定與改革注入新活力。2015年,中國經濟貢獻全球經濟增量的三分之一。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為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領域的代表性和發言權貢獻中國力量。
資料圖: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 中新社記者 毛建軍攝
2016年,中國外交究竟怎么干?
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2016年的中國外交究竟要怎么干?這將成為兩會期間各國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
今年1月初,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外交部新年招待會上提出了今年中國外交的五大任務:為國內建設服務,為世界經濟引航,為世界和平擔當,為地區發展出力,為同胞福祉盡責。
按照慣例,今年兩會期間將舉行外交部長和總理專場記者會。王毅部長和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料將釋放更多關于中國外交“怎么干”的信息。
從目前已知的日程看,今年中國外交的一大亮點是將于9月初在杭州舉行G20峰會,身為輪值主席國,中國將參與G20政策協調,充分發揮主場優勢,為發掘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制定中國方案、發出中國聲音,中國的大國作用也會進一步顯現。
此外,圍繞大國、周邊、發展中國家、多邊外交四條主線,專家預計中國外交將好戲連臺,彰顯更加積極進取、主動開拓而又靈活的姿態,進一步體現中國精神、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