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四川師大附中學校網頁上,左上角“校長寄語”仍掛著曾成彬的照片,但成都商報記者獲悉,其實曾成彬已到成都一所民辦學校履新。
校長辭職
川師附中校長到了民辦學校
近期,在教育圈子里流傳著一篇細數成都“換帥”學校的帖子,其中提及棕北中學原校長陳澤芳辭職前往廣東擔任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校長,泡桐樹小學原校長楊昭濤辭職后到天立教育集團任職,文章末尾稱“四川師大附中校長曾成彬辭職,但學校和教育局暫未宣布”。
成都商報記者通過核實了解到,曾成彬現已到成都市三原外國語學校履新,該校的官網上校長一欄已悄然換上了這位新校長的照片。
據公開資料顯示,曾成彬曾在西北中學、十七中、四川師大附中工作過,擔任過中學歷史教師、副校長、校長。此前,作為一名“國重”高中的校長,曾成彬身上有很多光環,如成都市特級校長、成都市學科帶頭人、四川省骨干教師等。教育界人士向成都商報記者分析,多年來,在曾成彬的領導下,四川師大附中高考成績穩居成都公辦學校前列,據其2015年高考喜報,“該校文化硬上線重點率77.5%,本科率97.7%,各項指標均居成都市公辦學校第四名。”
為何“裸辭”
校長說:辦學自主權更大
一位不愿具名,從公辦學校流動到民辦學校的校長說,之所以愿意放棄自己的編制和職務,選擇“裸辭”,首先是民辦學校的老師、校長也開始“買”社保,跟公辦學校一樣,大家退休了都在社保局領工資,從社會保障的角度來講,跟以前的差別不大了。
其次,在這位校長看來,公辦學校校長辭職,可能更多的原因是沒有“歸屬感”,一般來說,公辦校長不會長久待在一所學校。此外,公辦學校有很多文本化的檢查、年度考核、接待等,而民辦學校,沒有那么多的“繁文縟節”。
不過,這位校長建議,到民辦學校靠的是真才實學,也有校長出現過到民辦校后水土不服的情況。其中最重要的是,公辦學校校長需要改變思維,比如,在公辦學校,可能對老師是從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居多,但民辦學校和老師則是同舟共濟的關系。
成都商報記者也采訪到另一辭職到民辦學校任職的校長,他表示,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各有“優勢”,比如公辦學校國家投入的資源更多,教師培訓體系更完善,而民辦學校校長的辦學自主權更大。
如何看待
教育專家:屬正常人員流動
“無論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人性都是共通的,老師、校長都會或多或少地產生情感疲勞、職業倦怠,所以人員流動應該是正常的,是一種常態。”教育專家紀大海說。
四川師范大學教授游永恒認為,從公辦學校流動到民辦學校,可能民辦校的政策空間、辦學思路、管理自主權等,相對要更大一些,在薪酬方面民辦校也不低于公辦校,甚至還會給出高于公辦校幾倍的高薪。但民辦校也有壓力,比如投資人的意圖、升學率、管理方式的轉變等。
?
?
?
相關鏈接:
成都商家元宵節推出“麻將湯圓” 每碗6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