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月23日報道,一個月之后,一部3D打印機將被送往國際空間站,成為有史以來人類送往太空中的第一個生產設備。
在此之前,人類送往太空中的任何一件物品都要先在地球上制造完成,再發射到太空中去。這個方法成本極高,每一克太空貨物的“郵費”都價格不菲。人類志在深入探索太空,要在太空中生存,遲早需要有能力擺脫地球,在太空中生產所需部件。
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2000萬美元撥款的資金支持下,創業科技公司“太空制造”負責研發這款3D打印機。3月23日,它將隨著6名航天員飛上國際空間站,在太空中制造零部件。“太空制造”董事長安德魯·拉什說:“你可以把你的文件存到U盤里,帶過來。然后我們可以把它的數字信息發到太空。通過3D打印,我們什么東西都能做出來,完全用不著火箭。”
如果所需部件體積過于龐大,“太空制造”會一塊一塊地分開打印,最后再讓機器人在太空中將其組裝成為超大部件。“太空制造”將這項系統稱為“Archinaut”。“太空制造”估計,超大部件的打印、組裝系統有望在3到4年內成型。
截至目前,NASA一般通過“類似折紙”的方式把超大部件送上太空。這些部件在地球上制造,再折疊起來,發送到太空中,進入軌道之后,打開,安裝,就位。有了“太空制造”的3D打印設備,人類太空探索中所遇到的后勤困擾將大為減輕,不再依賴火箭發射也意味著成本的顯著削減。
與此同時,科研人員還打算在太空中——比如月球和火星——尋找原材料,用它們進行3D打印,制造部件。拉什說:“太空環境非常寶貴,非常獨特。有些東西,在地球上做不出來,我們在太空就可以。最終,我們將因此獲得在地球之外生存的能力,不僅僅是在地球附近,在月球和其他星球那里也行。”
?
?
相關鏈接:
美軍欲開發新技術使用3D打印 “現做現用”無人機
新加坡撥款1億美元 研究用3D打印技術建摩天樓
中科院研發超快3D打印機 比傳統3D打印速度高百倍
驚呆!3D打印猴年春晚吉祥物原來還挺帥
24條措施促消費升級 3D打印等四大細分領域受益
新“手”上崗:國內首例燒傷截肢患兒安裝3D打印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