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評選委員會秘書烏爾班·倫達爾和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執行院長安德斯·哈姆斯騰相繼辭職。這也意味著,一樁學術不端引起的醫療丑聞正使瑞典的學術研究乃至諾貝爾獎蒙羞。
醫療丑聞的主角是意大利人保羅·馬基亞里尼,他在2008年完成了世界上首例組織工程氣管移植手術。2010年,在烏爾班·倫達爾和其他一些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教授的大力舉薦下,馬基亞里尼到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擔任客座教授,期限五年。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成立于1810年,由該院教授組成的專門委員會負責評審頒布每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1年,馬基亞里尼再度“出手”,進行了全球第一例人造氣管移植手術。
兩個世界首例手術和多篇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上的論文,讓馬基亞里尼聲名大噪,被稱為可再生醫學界的先鋒和領軍人物。他也接連開展了多起類似手術。但2014年,馬基亞里尼在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一些同事紛紛揭露,他在專業期刊上的論文造假。事實上,近年來接受手術的8名患者,6名已因各種并發癥死亡,剩下的長期在重癥監護室搶救。
馬基亞里尼對質疑矢口否認,去年8月,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公布調查結果,認定馬基亞里尼不存在學術不端的情況,并決定續聘馬基亞里尼為“高級研究員”。
今年1月,瑞典電視臺播放了一部關于馬基亞里尼臨床試驗結果的紀錄片。紀錄片顯示,馬基亞里尼使用欺騙手段誘使患者接受氣管移植手術;人造氣管未對動物進行實驗就應用于病人,導致并發癥嚴重;當初對馬基亞里尼實驗提出質疑的四名醫生,遭到了院方不公正對待;盡管一再收到內幕線索,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卻沒有認真進行調查;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執行院長安德斯·哈姆斯騰不僅低估了問題的嚴重程度,而且有轉移視線、推脫責任的嫌疑。
在密集的輿論壓力下,卡羅林斯卡醫學院不得不決定中止同馬基亞里尼的合同,重啟對馬基亞里尼事件的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在馬基亞里尼被聘用的過程中是否有違法違紀行為?去年的調查是否公正進行?續聘馬基亞里尼的決定是如何做出的?為示公允,調查由全國性的瑞典中央倫理評估委員會負責。
然而丑聞已經對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及瑞典學術研究產生了負面影響。《科學》雜志網站認為,科學界普遍擔心瑞典的科研成果,以及研究機構自身是否有能力維護學術倫理。瑞典皇家科學院承認,在馬基亞里尼的氣管移植手術事件中,存在很多缺陷和不道德行為,從而使整個瑞典的醫學研究公信力受質疑。瑞典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部長表示,他擔心該事件將傷害民眾“對瑞典政府的信任,對瑞典作為一個學術領先國家的信任,以及對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信任”。
?
?
相關鏈接:
60余位專家齊聚一堂?探討中醫藥學術道德規范建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