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高中生,一邊在備戰高考,一邊出版幾十萬字具有學術分量的著作,他就是已經出了兩本專著的西安中學高三學生林嘉文。昨日突然傳來噩耗,林嘉文自殺身亡,這一天才少年的離去,讓人唏噓,他究竟是怎么了?
“林嘉文去世了,遺憾。”24日凌晨,有網友發布微博稱,去年年底剛出版史學專著的18歲西安中學高三學生林嘉文去世。昨晚,華商報記者證實,林嘉文因抑郁癥跳樓自殺。
西安中學辦公室一工作人員稱,校方昨日早上從林嘉文的班主任以及家人處獲悉,林嘉文是2月23日晚上在家里跳樓自盡的。校方目前掌握的信息是,林嘉文患抑郁癥有段時間了,一直是靠吃藥控制。2月23日晚8時,他吃過藥后在家完成作業;夜里11時左右給一位平常接觸較多的老師發了封郵件;24日該老師試圖聯系他時,從林嘉文家人處得到林嘉文跳樓身亡的消息。
去年年底,林嘉文曾出版史學專著《憂樂為天下:范仲淹與慶歷新政》,華商報曾做過報道。該書以敘述和論述的手法表現出了北宋時期的歷史發展變遷。此前,林嘉文還曾出版《當道家統治中國:道家思想的政治實踐與漢帝國的迅速崛起》一書。林嘉文被著名歷史學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盛贊,“他的水平,一般的博士也達不到,帶博士也帶不到他現在這個水準”。
有媒體報道稱,去世前,林嘉文還給家人及老師留下了遺書。
家人稱已患抑郁癥半年多
林嘉文父親告訴媒體,林嘉文患抑郁癥半年多了,并且一直在進行治療。
上海師范大學張老師與林嘉文在網上互動已有較長一段時間。他稱,23日晚10點多,一位與林嘉文更為熟悉的宋史研究專家在微信朋友圈發文,讓大家快打電話給林嘉文,說“林嘉文寫了些東西發給他”。
張老師當時以為林嘉文只是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所以沒太當回事。隨后,他發了兩條微信給林嘉文,開導他“沒有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卻遲遲未等來林嘉文回復。
昨日上午,記者聯系了全國多所高校的史學研究專家,均稱聽到林嘉文的突然去世很震驚,并對此表示遺憾。
有網友透露,23日晚上6點左右,林嘉文還在一個宋史研究微信群中發言,并未看出有異樣。 據《新京報》
他曾發微信:不明白這么拼是為什么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1月26日晚他發的一條微信:越發不明白自己這么拼是為什么,如果說是為自己,那只能說是為拼而拼。2015年12月4日,林嘉文的一條微信是:說明書上寫藥的副作用是增重,結果我吃了后的副作用是每天全身又疼又困……
記者有很多疑問想知道,林嘉文看起來很陽光,怎么患上可怕的抑郁……
醫生曾給他做過心理輔導
學校稱開學當日表現正常
2月24日晚9時,華商報記者從西安中學校辦負責人任老師處獲悉,2月23日是該校學生報到上課的日子,據事后從學生處了解的情況,林嘉文在校期間表現都很正常。
任老師稱,2月24日早上獲悉此事后,學校校長及班主任、年級組長等人到林嘉文家中吊唁慰問,并及時將此事上報西安市教育局及陜西省教育廳。
針對學校對林嘉文身體健康狀況是否了解的問題,任老師表示,林嘉文患有抑郁癥學校和家長都知道,而且學校專職心理醫生也對他做過心理輔導。
“要不出這事,以他目前的狀態今年能考上很不錯的重點大學!”任老師稱,林嘉文生前曾撰寫出版歷史著作《憂樂為天下:范仲淹與慶歷新政》和《當道家統治中國:道家思想的政治實踐與漢帝國的迅速崛起》,被媒體報道并受到廣泛好評。
疑似遺書曝光:未來對我太沒吸引力
在林嘉文離世消息曝光后,網絡及微信圈中流傳著疑似他的一份遺書,在這份寫于23日名為“最后的話”的遺書中,林嘉文這樣寫道,“終于還是要離開。一走了之的念頭曾在腦海里萌發過太多次,兩年多來每一次對壓抑、恐懼的感受都推動著我在腦海里沉淀下今日對生死的深思熟慮,讓我自己不再會覺得自己的離開只是草率的輕生,讓我可以以為我最終的離去不僅是感性地對抑郁、孤獨的排解,也是種變相地對我理性思考之成果的表達。”
這份被“新觀察傳媒”微信公眾號及“學術大觀察”微博發布的遺書上還這樣寫道,“未來對我太沒有吸引力了。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認清了我永遠不能超越的界限……煩請所有得知我去世消息的人,如果你們覺得不能理解我,請給予我基本的尊重,不要拿我借題發揮……”
“向我的‘朋友’們致歉,抱歉我給過你們一些錯覺,我曾自私地想讓我嘗試去適應與世界相處,努力過放下我自以為是的精神潔癖。但我天性敏感,總是善于從在貌似愉快的氛圍中的發生的小小分歧里窺探出自己與別人的殊途,讓你們為我這么一個于你們活下去無意義的人耽誤了些許時光……說放下也就放下了。”綜合
>>成長經歷
由百家講壇結緣史學
林嘉文曾撰文披露他從對歷史感興趣到走上史學研究之路的心路歷程。在文章中,林嘉文自述出生在西安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母親是一名小學教師,父親在一所法律院校工作,他讀小學期間,正是電視節目讀史、講史之風高漲的時候,家人在看《百家講壇》之類的節目時,他也跟著一起看。他曾在一兩年的時間里,每天都早起觀看《百家講壇》。小學時他已經開始看《資治通鑒》《呂氏春秋》《三國志》等著作。
受到相關書籍影響,林嘉文在中學階段開始研究民族史,并開始自學西夏文。通過網絡,他和微博上活躍的史學界的前輩交流探討,也搜讀他們的著作。此外,他還自學了文獻學、目錄學以及學術規范的知識,開始大量閱讀關于宋史的一手文獻,例如《涑水記聞》《湘山野錄》《墨莊漫錄》等。
“好在父母舍得花錢讓我恣意買書,他們幾乎從不給我設限,只要我想買書,他們都會答應,大大滿足了我購置史料文獻的需要。” 綜合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華商報記者 陳思存 劉苗 孫昊 耿艷紅 實習生 于蒙蒙 采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