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鄭州市街頭,偶遇了一幕馬路溫情:一輛汽車左轉時,車輪壓住了一位老人的腳,車主和市民合力抬起車輪……
車內的他們和車外等待的他們,本來都是彼此的路人甲,
卻因為一起意外的事故,串聯在一起,成就了一個溫暖的故事……
???第一幕
相遇
一輛私家車在路口左轉時,左后車輪壓住了一位老人的腳
昨日16時30分許,記者驅車至紅專路與東明路交叉口時,等待紅綠燈時,發現前方一輛從東明路左轉至紅專路的機動車,停在馬路中間。在車輛的左右輪處站了一位手推自行車的老人,面部表情十分痛苦。仔細一看,老人的左腳被壓在車輪之下。
事故后,私家車上立刻下來兩位男士。當兩人發現老人左腳被壓住后,迅速站至車輪兩側,試圖抬起車輪,解救老人。第一次嘗試并不成功,但令人感動的是周圍過馬路的市民,都在第一時間伸出了援手。
第二幕
合力
車主要求送醫,老人婉言謝絕
老人被救后,車主第一時間打開車門,打算將老人抱到車上就醫。但是老人要求先到旁邊的路牙上休息一下,車主則俯身將老人背到了旁邊的路牙子。據了解,老人姓陳,今年60多歲。老人告訴記者,他準備通過馬路時,發現信號燈有變,就站在路旁等待,沒想到會被左轉的車輛壓住腳。
在路邊休息了5分鐘左右,車主堅持要將老人送醫檢查。但老人搓著自己被壓的左腳背,婉言謝絕。“沒事兒,我覺得骨頭沒事,就是有點疼。”據了解,車胎是斜壓在老人左腳外緣部分。
隨后,老人起身推著自行車準備回家,車主多次詢問老人無礙后,從兜里掏出200元錢。老人卻拒收,稱“我不能收你的錢,弄得跟我訛人哩。”最后,車主強行將200元錢放到老人的車簍,并給老人留下自己的電話,“你回去之后,有啥不舒服的,隨時都給我打電話。”
第三幕
走近
被救老人:咱都不是那種喜歡訛人的人
昨日19時,記者撥通老人電話,再次咨詢老人腳傷。老人也詳細跟記者還原了下午事故現場。
“當時被壓后,車上兩個小伙子下來查看,發現我的腳被壓住了。”老人說,當時左腳背正在車胎下面,無論車輛前進還是后退,都會對他造成二次傷害。因此,兩位小伙子決定抬車救人,“車太重了,倆人第一次沒抬起來。”
后來,車主喊了一句:趕快來幫忙救人,不少市民“呼啦”一下圍了上來。
記者問老人,為什么會拒絕去醫院檢查,也不愿意收車主的錢?老人說:“咱都不是那種喜歡訛人的人,大家都挺不容易,只要沒傷到骨頭,我能走就行。”
遭遇意外車禍,老人想到的是別人的不易,車主勇于擔責、敢于擔當,熱心市民則是無私伸出援手,一場小小的意外,無意成就了一個溫暖的故事。
?
?
相關鏈接:
“咱絕不訛錢”帶來的社風反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