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部門必須及時建立統一的社會信用體系,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盡快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監管效應。只有實現更加嚴格的監管,才能讓市場形成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而這才是小微企業能夠“活得好”的根本保障。
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近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實施商事制度改革兩年多來,新登記企業數量屢創新高,2015年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2萬戶,比2014年提升20%,遠高于改革之前的6900家,特別是通過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商務秘書公司、電商集群注冊等改革舉措,促進了眾創空間、創客工場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推動我國進入創業創新的繁榮階段。
商事制度改革目前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實現企業注冊的便利化。商事制度負責規范市場主體準入、交易和退出等市場活動,快速發展的經濟不斷呼喚新的商業形態,因此商事制度也必須處于不斷調整和變化中。
目前我國商事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降低創業的制度成本,讓小微企業不斷地“生出來”。小微企業是宏觀經濟發展量大面廣的基礎,然而,近幾年在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和結構轉型的壓力下,小微企業生存環境有所惡化。為了釋放市場活力,讓中國經濟穩步發展,李克強總理在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引擎”。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商事制度改革承擔起小微企業“孵化器”的作用,據統計,2015年我國新登記的企業中,96%屬于小微企業。
商事制度改革配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府號召,給小微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促進社會步入創業創新的繁榮時期。第三方評估顯示,2015年商事制度改革推動GDP增長0.4%,這部分增長的最大貢獻者無疑是小微企業。同時,以小微企業為主的個體私營企業也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生力軍,調查顯示,現在創造就業崗位的新企業90%以上都是個體私營企業。
商事制度改革抓住了當前我國經濟改革的關鍵問題,讓小微企業“生出來”的速度大大提升,而要想解決讓其“活下去”、“活得好”的問題,就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幫忙了。“生下來”容易成長難,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最活躍同時也是最脆弱的群體。小微企業設立之初的風險主要來自經營者經驗不足,而在發展中面臨的難題主要是融資難、融資貴及稅收成本高等。同時,多數小微企業都面臨創新動力不足、創業基礎薄弱問題,迫切需要獲得政策支持。
創業從來就是一項風險很高的活動,有網民調侃稱,去年年度敗家排行榜中,第一名是炒股,創業排名第二。大眾的創業熱情和身家財富都需要得到保護,不能任憑其被“雨打風吹去”,各級政府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為了幫助創業者“活下去”、“活得好”,已有多地政府出臺配套計劃。例如,浙江“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提出,全省力推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產業小微企業10萬家;四川則計劃形成200個省級小企業創業示范基地,利用閑置廠房、樓宇搭建眾創空間,為初創企業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服務。個人創業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及政府政策的扶植方向,可以幫助小微企業有效回避市場風險,獲得更多成長壯大的機會。
商事制度改革主要負責提升營商環境,讓小微企業順利“生出來”,但這并不意味在其生長過程中,監管部門就可以不聞不問。行政審批減少,創業門檻降低,市場主體越來越多,利用虛假注冊進行詐騙或違法經營現象也會隨之增加。工商管理部門必須及時建立統一的社會信用體系,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盡快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監管效應。只有實現更加嚴格的監管,才能讓市場形成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而這才是小微企業能夠“活得好”的根本保障。
?
?
?
相關鏈接:
印尼掃黃:擬關閉全國“紅燈區”?政府協助妓女從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