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洲網25日報道,對于疼痛的感受,并非每個人都一樣。而就在近日,由全球制藥業巨頭葛蘭素史克(GlaxcoSmithKline,GSK)委托進行的一項有關疼痛感的全球調查顯示,澳大利亞人是痛感比例最高的人群,高達97%的澳大利亞人自稱感到某個身體部分在隱隱作痛,比例為全球最高;而相比之下,中國人的痛感比例為94%,美國人為90%。
澳大利亞人痛感比例全球最高
受GSK的委托,獨立研究機構Edelmans Berland共對來自全球14個國家的7000名18歲以上受訪者進行了調查,并發布了全球疼痛指數(Global Pain Index)。
結果發現,97%的澳大利亞受訪者自稱有痛感,其中80%的受訪者自稱感到脖子痛,74%的受訪者感到肩膀痛、腿痛及膝蓋痛。不過,僅3%的澳大利亞受訪者自稱感到背痛,而此類別的全球平均水平為94%。
從全球范圍來看,痛感比例排在澳大利亞人之后的為俄羅斯人,高達94%的俄羅斯受訪者自稱有痛感;其次為中國人,比例為94%,英國人為93%,美國人為90%;而瑞士人與德國人可能是有痛感比例最低的人群,他們有痛感的比例均為88%。
澳大利亞人最能默默忍受痛感
不過,調查還發現,雖然感覺到疼痛的澳大利亞人比例最高,但同時澳大利亞人也是最能默默忍受痛苦的人。數據顯示,僅約1/3的澳大利亞受訪者會向他人訴說他們的疼痛,而大多數受訪者選擇默默忽視其痛感。
調查發現,痛疼感還與文化有關,不同文化之間的疼痛部位和方式也存在差異。如中國人是喉痛比例最高的人,高達71%的受訪者自稱喉嚨會痛;其次為墨西哥人,比例為69%;巴西人為57%,意大利人為55%。
從疼痛方式來看,澳大利亞人更易感到隱痛,而德國人更易感到刺痛,日本人則是酸痛,中國人為鈍痛,意大利人為絞痛,波蘭人為麻痛。
痛感被指影響生活質量
很多情況下,痛感會給人的生活帶來不便。就澳大利亞人而言,2/3的受訪者表示痛感拉低了他們的生活質量。與此同時,半數澳大利亞受訪者表示痛感會影響性生活的質量,2/3的受訪者表示情緒會受到影響,38%的受訪者則稱痛感影響到了工作效率。
從全球范圍來看,65%的受訪者表示每周都會感到一次疼痛,69%的受訪者稱痛感會持續,38%的人稱痛感很強烈。同時,3/4自稱感到疼痛的人會通過采取某種措施抑制痛感,其中近半人會服用藥物,44%的人會通過休息來減輕痛感,1/3的人會移動身體,而1/4的人會通過按摩來抑制痛感。
?
?
相關鏈接:
澳大利亞7月將推短期流動簽證 對申請人無語言要求
澳大利亞新國防白皮書露真容 增5000士兵6艘潛艇
澳大利亞賽三名球手共同領跑 林希妤并列第10
澳大利亞將推出新企業家簽證 吸引世界一流創業者
楊潔篪向澳大利亞外長表明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嚴正立場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