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工具,廢舊的青磚,8年時間,86歲的劉澤俊手工打磨出長約10米的微縮長城。長城被群山環繞,圍繞著房間的兩面墻搭建,氣勢磅礴。
在河北省文安縣蘇橋鎮下武各莊村,人們已經把劉澤俊和長城聯系到一起,一說到他,首先就想到這微縮長城。
萌生想法手工打造微縮長城
26日,記者在劉澤俊的家里看到,地上隨處都是改錐、銼、鋸這些打磨工具。拿起一塊青磚,他一邊用砂紙打磨,一邊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說起了這些年打造微縮長城的經歷。
2002年,老伴去世,劉澤俊的生活突然變得很空虛起來。一次在報紙上看到萬里長城的圖片,他瞬間被氣勢恢宏、曲折回環的長城震撼,突然就有了動手做微縮長城的想法。
“村里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去過長城,我想打造一座長城,讓父老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領略長城的風采。我看了很多資料,最終決定按照明代長城的構造來做。”為了讓做出的長城更真實,劉澤俊先后兩次登上了長城,拍攝了多張照片做為參考。
反復嘗試用壞30多個改錐
用泡沫做城墻,磚印畫不上去;換用水泥做,又太硬不好雕刻。想了又想,劉澤俊覺得青磚最合適。可青磚并不好找,那時他經常在村子周圍轉,看到誰家拆老房子,就去撿青磚。
一塊青磚在劉澤俊手里,經過砂輪的磨光、磨平,改錐和銼的鉆、敲,鋸條的細細刻畫,才變成一座座逼真的烽火臺和垛口。這讓劉澤俊制作的微縮長城從遠處看雄偉壯麗,從近處看也不失細節,城墻上的磚痕更是惟妙惟肖。
劉澤俊說在刻畫磚痕時試了很多種方法,現在看到的磚痕是他用鋸條刻出來,再用熱水將白色粉筆溶解,將磚痕一點點填滿的效果。環繞長城的“群山”、城墻上的城樓,是由上色后的三合板代替的,形象生動。
2008年,劉澤俊80歲時,他手工制作的長城終于露出了全貌,呈現在人們眼前。老人手工打造長城的消息也傳遍了整個蘇橋鎮,經常有人來到家里參觀、拍照。
有生之年要建長城博物館
日積月累的打磨,讓劉澤俊的雙手變了形。右手大拇指的關節嚴重突出,指肚上是一層厚厚的老繭。但是86歲高齡的他,并沒有打算放下手里的工具。
“想為后代們留下些財富,只要還能動,我就會一直做下去。”劉澤俊在院子的東面開辟了一塊空地,打算打造一個小花園。“晨觀朝霞旭日升,夜聽桃槐舞東風。鳥語花香人長壽,晚年幸福夕陽紅。”這首詩是他對花園規劃的設想。
走進劉澤俊家院內一間新建的房子,他說著自己的想法:“我要在這里打造一套規模更大的長城,用水泥砌群山,再將平時收集到的有關長城的資料擺在里面,做成‘長城博物館’。”
天氣一暖和劉澤俊就要動工了,他說要在有生之年完成,所以得趕緊“折騰”。(完)
?
?
相關鏈接:
“羋月”服裝全是爆款?劇組:絹花皆為手工打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