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開局之年,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開局之年。在此“雙開局”的重要節點,一年一度的黨政智庫界重要會議——“2016年全國政策咨詢工作會議”于26日在上海落幕。為期兩天的會議中,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及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政府政策研究機構,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的近300多名代表就2015年政策咨詢工作成效與經驗展開交流,并對2016年的政策咨詢重點議題進行展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的主旨報告是備受期待的“重頭戲”。2016年,政策咨詢工作有哪些需要重點關注和深入研究的議題?廣大智庫應該向哪些方向集中發力、貢獻良策?在25日上午會議開幕式上,他明確點出了八大重要課題并作詳細闡釋。
●宏觀經濟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李偉指出,我國當前經濟的主要矛盾是供給與需求不匹配、不協調、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主要表現為供給不能適應需求的重大變化而做出及時調整。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我國當前而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供需矛盾和結構失衡的重要抓手和切入點。但要注意不能把供給側改革泛化,要把供給側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與相配套的改革調整區別開來,與產業轉型升級的內涵區別開來,與具體產品的升級換代區別開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容豐富,今年的重點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既包括體制機制改革內容,也包括很多政策調整內容。
●2016年國際經濟走勢
回顧2015年世界經濟,發達經濟體總體繼續好轉,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持續減速。中國外貿出口也下降了1.8%,但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高,中國商品在總體上仍然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仍然被國際投資者看好。
展望2016年,全球經濟發展風險增高,變數加大。我國要把握好資本賬戶開放的節奏,實現人民幣匯率有序調整,穩定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信心,穩定我國宏觀經濟基本面。
●化解過剩產能
2015年年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去產能”作為2016年五大任務之一。最近,國務院研究出臺關于鋼鐵和煤炭業化解過剩產能促進脫困發展的意見,提出了不少化解產能的政策措施,但是,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深入研究:什么是“管用的”退出政策?化解產能過剩的目標何在?哪些行業的產能過剩需要政府推動,哪些行業可以依靠市場化解?
●當前我國金融領域的主要風險
●房地產“去庫存”及化解潛在風險
我國房地產“去庫存”任務相當艱巨,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更為明顯。在此情況下,必須高度關注兩大風險隱患:首先,2016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幅很可能會出現“負增長”,進而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影響整個經濟增長速度。其次,要防止房地產開發投資負增長和去庫存壓力加大,導致金融風險和地方債務風險增大。
●發揮好社會政策的托底作用
完善社會政策體系是保障民生、防范社會風險、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基礎。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要高度重視下列政策研究:就業風險防范問題;社會保障體系改革完善問題;加強公共服務體系改革研究;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構建競爭力導向的農業政策體系
通過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競爭力,需要盡快構建符合我國發展階段和國際貿易規則的、以提高競爭力為導向的農業政策體系。其關鍵環節主要有:如何提升我國農業的基礎競爭力;如何提升我國農業的非價格競爭力;如何提升我國農業的供應鏈競爭力;如何提升我國農業的政策競爭力。
●把創新作為培育新增長動力的根本途徑
要全面客觀地認識創新發展,增強改革的定力和信心;要依靠新理念、新政策實現創新發展,防止以創新發展之名行盲目投資之實,繼而形成新的經濟風險;要夯實創新發展的根基,對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工業技術基礎、強化技能人才培養,提高產品質量等基礎性工作予以高度重視;要抓住創新環境方面的關鍵問題,集中精力,重點突破;要著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快構建企業創新機制。
?。ü饷魅請笊虾?月26日電?光明日報記者?王斯敏)?
?
?
?
相關鏈接:
文昌投資項目答卷獲國務院表揚 今年將可免督查?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