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買菜、買水果,消費者最怕遇到的就是缺斤短兩。近日,記者走訪海口部分農貿和水果市場發現,部分不法商家使用“九兩秤”作弊,明目張膽侵害消費者利益。對此,海口市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打擊 “缺斤短兩”等現象,質監部門已在南北水果市場試點免費發放49臺防作弊電子秤,并將在重點集貿市場予以推廣。記者 林文星 實習生 吳興
記者走訪
海口部分市場存在缺斤短兩現象
2月25日上午,記者在海口海岸路上的一家水果超市挑選了一些沙糖桔,老板放在電子秤上過秤,顯示重量為2.06公斤,即4.12斤。隨后,記者把沙糖桔拿到海岸路創新市場公平秤上去稱量,顯示為3.75斤,比水果超市電子秤顯示的數值少了0.37斤。隨后,記者來到海甸三西路便民就業疏導點,在一家水果攤位上購買了2斤的冰糖桔,拿到沿江三路集貿市場內的公平秤上稱量,顯示為0.915公斤,即為1.83斤,每斤仍是少了一兩左右。
記者在海口南北水果市場走訪看到,大多數消費者在市場中購買水果后拎起就走,很少檢查電子秤或者托盤秤是否準確,或對商販的稱重方式提出異議。隨后,記者在市場內隨機采訪了10名消費者。受訪的大部分消費者都曾遇到缺斤短兩的問題,但很少為此與商家爭吵。“就算是缺斤少兩,但考慮到數額不大,也不愿意太計較,就是幾塊錢的事,懶得麻煩了。”一消費者說。
專家提醒
托盤秤作弊花樣多,電子秤作弊更隱蔽
針對商販用電子秤作弊的現象,記者近日采訪了海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處處長翁振川。翁處長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商戶使用的計量器具主要為托盤秤和電子秤兩種,作弊方式也不同。“部分使用托盤秤的不法商家會對彈力、顯示盤讀數、指針等機械方面進行修改,造成稱重時偏高;也有些商家會采取臨時更換較重托盤等現場人為操作的方式來欺詐消費者。”翁處長說,相對于托盤秤花樣百出的作弊方式,電子秤作弊較難,但方式卻更為隱蔽,不易被消費者發現,“部分不法分子上門為商家提供服務,采用技術手段拆開電子秤,并干擾計量零件的正常工作,消費者更容易上當。”
翁處長提醒消費者,在日常購買蔬菜、水果等商品的過程中,應與市場里的公平秤做比照,查看是否缺斤少兩;事先將自己的手機等隨身攜帶物品進行稱重,購物時再放到商家的秤上查看重量是否一致,以檢驗該秤是否正常。“此外,市民在買東西時,盡量選擇正規的超市,不要在流動攤位上購買。”翁處長表示,市民如遇到“八兩秤”、“九兩秤”時,應及時舉報以維護自身權益。
據翁處長介紹,為從根源上治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短斤缺兩”、“電子秤作弊坑人”問題,該局采購了首批290臺防作弊電子秤,全部經省計量所檢定合格,已在南北水果市場試點,給47家固定攤位經營者免費發放49臺,后續還將在重點集貿市場予以推廣,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相關新聞
網傳電子秤“墊角”會變重,專家現場演示:
沒有變重,反而變輕了
目前,網上流傳電子秤“墊角”后商品會變重,即商家在電子秤下墊泡沫、硬幣、紙箱等,會讓電子秤重心不穩,達到缺斤少兩的目的,這一做法被稱為“墊角”。這一作弊方法真的有效嗎?據海口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處翁處長介紹,在小傾斜、小質量的情況下,“墊角”非但不能使商品變重,反而會變輕,商家使用這種方式,消費者反而會占便宜。
翁處長現場拿出一個檢定合格的電子秤和一個2kg的標準砝碼。電子秤分別被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沙發椅上,砝碼的重量顯示均一致。隨后,翁處長在電子秤下墊上四厘米高的物品,使電子秤傾斜,將讀數歸零后,再放上2kg的砝碼,稱重結果卻顯示為 1.971kg,比實際重量更輕了。
翁處長解釋,電子秤“墊角”后受力不均勻,確實會影響電子秤的準度,并且受墊角的位置、高度、傾斜度、被稱物品的重量等影響,誤差會上下浮動。只有在墊高很明顯,或在被稱物重量達到一定程度(至少幾十斤)時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明顯誤差,但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很容易看出稱重方式不規范。至于小質量、小傾斜的情況下,一般被稱物都會變輕,商家給電子秤“墊角”或得不償失。“很多商家被網上信息誤導了,不知道‘墊角’會使被稱物變輕,實際上這種作弊做法根本行不通。”翁處長說。
?
相關鏈接:
三亞一水果店賣價超進貨價3倍還缺斤短兩 老板伙計被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