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體電子化大潮中,一份紙質報紙2月29日在英國創刊。什么原因讓它逆勢而動?
【不設網站】
這份報紙名為《新的一天》(The New Day),由英國鏡報集團主辦。這是英國30年來首次發行付費閱讀的全國性報紙。
這份報紙厚40頁,發行最初兩周定價為每份25便士(約合35美分),然后定價為50便士(70美分)。不過,發行第一天,它免費奉送。
創刊號請來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寫專欄文章,他呼吁民眾支持英國留在歐洲聯盟。
鏡報集團首席執行官西蒙·福克斯說,這份報紙銷量達到大約10萬份即可保本,希望銷量能達到20萬份。
受網絡化沖擊,紙質媒體讀者迅速減少,報社紛紛推出網站、客戶端。就在一周前,英國《獨立報》宣布,將在3月發行最后一期紙質版,然后完全轉為網絡版。
《新的一天》則不設網站。不過,它在社交網站臉書和推特上有主頁。
【“不是又一份報紙”】
《新的一天》編輯部表示,這份報紙特點突出,相信能贏得讀者。“當然,如果我們僅僅又發行一份報紙,就是瘋了。是的,我們刊登新聞,是紙質媒體。但是,相似點僅此而已。我們知道,它不能僅僅是又一份報紙。”
《新的一天》刊登的基本新聞內容轉引自《每日鏡報》、鏡報網絡版和通訊社,主要以摘要形式呈現;分析、特寫等內容則由一支25人組成的采編隊伍完成。
該報還有五六名固定專欄作家。不過,與競爭對手不同,這家報紙的專欄作家不是在固定日期發表文章,而是隨時寫作。
這份報紙以35至55歲的人群為目標讀者,承諾將不同于《每日鏡報》偏左的政治立場,將保持“政治中立”,“正能量”和負面新聞都報。
報社編輯艾莉森·菲利普說,保持觀點平衡,將使這份報紙與競爭對手《每日郵報》和《每日快報》區別開來,后兩者立場偏右,多負面新聞,愛用聳人聽聞的標題。“《每日郵報》辦得很成功,但是……我們將用現代家庭所用的語言敘事,報道他們生活中所感到的積極面。”
【希望實現紙媒逆襲】
福克斯表示,創辦《新的一天》,初衷并非是與其他小報爭奪市場,而是希望把讀者拉回紙媒。“不管他們出于什么原因不再喜歡(看報),如果我們能把他們吸引回來,就達到了目的。”
“不過,我們仍然現實,”他說,“如果我們2017年不能實現盈利,就不會繼續辦下去。”
《每日郵報》去年銷量減少9.2%,鏡報集團紙媒業務收入減少9.5%,而電子媒體部分收入增長21.9%。(惠曉霜)(新華社專特稿)
?
?
相關鏈接:
【網絡媒體走轉改】江蘇長電科技:在危機中求生機
遇到安全問題,我們該怎么做?(媒體篇)
人民日報:一些領導干部對媒體習慣于應付、忽悠
【網絡媒體走轉改】“博士礦工”和他的“供給側菜單”
【網絡媒體走轉改】武漢鐵路部門聯手十堰市開行“南水北調扶貧”專列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