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聽說創辦“寶貝回家”尋子網的張寶艷、秦艷友夫婦獲得了“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全國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專職副主委郭乃碩激動不已,他為這對執著的夫婦感到自豪,更為拐賣兒童問題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感到欣慰。
張寶艷、秦艷友是郭乃碩的老朋友了,每次見面,郭乃碩總會熱切地問三句話:“有多少成功案例了?有沒有新的問題?我們還能做點兒什么?”近幾年來,郭乃碩深入基層,多次聽取張寶艷、秦艷友關于解決拐賣兒童犯罪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在此基礎上,他組織調研組進行深入調研,僅2015年一年,他就先后奔赴四川、貴州、云南、山東、河北等多個省份,行程數千公里,分別與打拐警察、“寶貝回家”志愿者、丟失兒童家長等上百人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訴求,聽取他們的意見,認真剖析典型案例。“只要身子沉下來,就一定有收獲。”郭乃碩說。
為了對調研得來的結論有更加準確和深入的分析、判斷,郭乃碩組織召開各個層面的座談會。他來到吉林大學法學院,請法學專家對打拐工作支招;專門召集民革黨員律師座談會,聽取民革黨內法律工作者的意見;召開參政議政咨詢專家論證會,對打拐建議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和論證。
經過集思廣益,郭乃碩最終形成了《加大打擊拐賣兒童犯罪力度,保護兒童合法權益的建議》,引起全國人大的關注,其中關于堅決打擊買方市場、實現“買賣同罪”“買方擔刑責”的建議,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有關法案中得以體現。
郭乃碩告訴記者,今年兩會,他將在此前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建立丟失兒童全國聯動應急機制的建議。他介紹,公安部門在打擊拐賣兒童犯罪過程中發揮了絕對主力作用。但打拐是一個社會綜合工程,僅靠公安部門一家之力難以支撐,亟須建立起民政、衛生、計生和城管等相關部門的協調及聯合打拐機制。
為此,郭乃碩代表建議,應該盡快建立起“政府主導、公安主抓、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聯動協調機制。
“加強戶籍管理,追究使被拐兒童身份合法化的人員責任,也很重要。”郭乃碩說。他建議,公安機關在解救被拐兒童后一定要進行責任倒查,無論是醫療部門、民政部門、當地政府或是派出所經辦人員,只要為買主提供相關的虛假證明或是違規辦理相關手續的,必須嚴厲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此外,還要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充分發揮“寶貝回家”尋子網等民間打拐力量的作用,建立政府與社會互為補充、相互協調的綜治體系。如果可能,相關部門還應該聯合設立打拐基金,為舉報拐賣犯罪者提供獎勵,為被拐兒童提供救助,同時彌補公安機關辦案經費的不足。
“讓每一個人都伸出手來提供幫助,讓每一個家庭的愛都能保持完整,這條路我將一直走下去。”郭乃碩說。
?
?
相關鏈接:
離異女子偶遇工友同散心 被拐賣1年后獲救(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