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區環保局工作人員察看黑龍潭水質
渾水潭恢復渾濁
3月3日,黑龍潭公園游人如織,不少市民在清渾兩潭邊拍照觀賞,潭中的魚兒們則圍聚在岸邊,爭先恐后搶奪游人們的喂食。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經過短暫幾天的“換臉”后,目前清渾兩潭又逐漸回歸正常,清水潭清澈可見游魚,渾水潭渾濁難辨水下情況。
盡管清渾兩潭“換臉”現象已經在過去幾年內多次上演,這次“變臉”卻仍然引起了眾多市民的熱議。大多數市民都對此前專家提出的“地質構造活動導致”表示贊同,但由于一直沒有準確定論,也有部分市民質疑。“換臉”是否會與周邊建筑工地和工業企業污水排放有關?針對市民的這一質疑,盤龍區環保局高度重視,并于3日派出多個專業小組,開展水質監測、拉網排查等工作,開始“揭秘行動”。
清渾兩潭“換臉” 現已逐步恢復正常
黑龍潭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益州郡滇池縣西北有黑水祠,是黑龍潭最早的記錄。距今已有2322年歷史,也是云南第一名勝古跡。唐宋以來,昆明地區的老百姓就到黑龍潭祭祀求雨。明初,黔國公沐氏在此大興土木,將龍神祠改名為黑龍宮,整個龍泉觀初具規模。因為傳說云南龍王黑龍的龍宮就在此,這里的潭水又終年不會枯竭,故后稱“黑龍潭”。
多年來,昆明黑龍潭公園里始終有一道非常奇怪景觀:黑龍潭里有一個清水塘和一個渾水塘,兩個水潭形如一對孿生兄弟,雖然相互連接在一起,但是兩潭湖水卻一清一濁。近幾年來,黑龍潭清渾兩潭“換臉”的現象時有發生,有時只是單個潭發生“變臉”,偶爾也會出現兩潭“換臉”的現象,且多發生在3月和8月。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07年至今,有記載的“換臉”現象就發生了7次。
今年2月29日,神奇的清水潭開始再次變渾,而渾水潭則漸漸變清,大約就在四五個小時之間,兩水潭就玩了一次美麗的“換臉”。黑龍潭公園主任陳越介紹,這一次“換臉”發生在29日13時30分前后,他巡查時發現清水潭水位明顯下降約30公分左右,潭中心偏北位置涌上一股濁水,當天下午盡管水位有所回升,但清水塘逐漸變渾,渾水潭則逐步變清。
這幾日每天都有很多市民特意來看“換臉”,市民張女士就是其中一員,“今天特意帶著孫子來,想一睹‘換臉’這一奇觀。太神奇了!就像潭水在玩川劇變臉一樣,不過今天兩個潭看起來已經快恢復正常啦。”
“現在已經恢復了五六成。”陳越說,今天清渾兩潭已經漸漸恢復正常。記者在現場看到,清水潭的水雖然還有些渾,但比起前兩天,已經能夠看到魚群在水中暢游的身影了,而在渾水潭中,雖然仍能看到魚群,但已經較難看清水下情況。
專家學者探討黑龍潭為何頻頻“變臉”
近年來,清、渾水潭卻不定期發生“變臉”現象,清水潭變渾,渾水潭變清,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專家認為是季節性和地質變化原因,也有學者認為是人為因素影響,“變臉”原因至今未明確。
針對今年2月29日,清水潭和渾水潭在四五個小時之間玩了一次美麗的“換臉”。昆明市水利局水政資源處一位負責人解釋,兩潭水雖然相連在一起,但兩股泉水卻是不同的。黑龍潭所處地區是一片熔巖地區,地下水流的通道很多、水流也很復雜。渾水的產生主要是有一股水流經一個沙礫層,形成了褐色的水流,由于水流進入渾水潭后也是處于不斷地流動中,因此潭水就一直表現為渾水。而渾水變成黑色時,是因為地殼活動時,水流將地殼活動時地層深處產生的一些黑色物質帶了出來,所以水變成了黑色。
云南大學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院副院長談樹成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渾水、黑水、清水的產生均與地質構造有關,泉水經過不同地層時,會形成不同的水,當地質構造運動激烈時,流出的泉水就會變成黑水或渾水,而地質構造運動不激烈時,流出的就是清泉水。
盤龍區環保局的工作人員正在抽取潭水,以進行數據監測和對比分析
清水潭的水逐漸恢復清澈
????專家學者在考慮地質因素的同時,也有人提出可能是人為因素破壞了泉水的徑流區。2013年,黑龍潭突然“變臉”,原昆明地質學校退休高級講師、水文地質專家章松誠和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副教授、高級工程師劉德利前往園區對這一奇觀進行現場問診,兩位都認為是降雨和人為因素造成的。
????章松誠說,“每個泉水都有補給區、徑流區、排泄區,黑龍潭泉水的補給區在小哨落水洞,那里都是石灰巖地形,大氣降水、蒸發形成了黑龍潭天然的補給區,就像人的‘嘴’一樣;而黑龍潭的徑流區則像人的‘腸道’,順山勢而下途經花漁溝壩子,這一帶地質主要是粘土;最終泉水來到黑龍潭,清渾兩潭就是排泄區,泉水經黑龍潭排出,流入盤龍江,匯入滇池。”
????當時,劉德利認為,是因上游花漁溝進行改擴建工程地質勘探,往地下打的鉆孔不封閉,長期以來形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聯通管道,當著雨季來臨,混有泥土等污染物的地表水流到地下,并隨著地下水通道流到了黑龍潭,導致清水潭變成泥漿色的渾水。
????多方入手查“謎團” 結果下周發布
????今天(3月3日)下午,盤龍區環保局派出4組工作人員來到黑龍潭現場,正式拉開此次“揭秘行動”的序幕。其中,一組工作人員對清渾兩潭進行潭水取樣工作,另外三組則以黑龍潭公園為軸心,對周圍5公里內的建筑工地、工業企業進行拉網式排查,尤其側重于監測是否有污水外排、環境污染等現象。
????環境監測隊大隊長陳紅書介紹,這次揭秘行動主要從兩方面入手。除去拉網排查這一監管層面的工作,還將走訪水文站、請教地質專家,對比分析、走訪排查種種因素,分析可能造成這一奇觀的原因。
????陳紅書說,這一系列工作將持續開展五天,預計下周將匯總所有數據,聽取多方分析,得出“變臉”奇觀背后的數據,并向公眾公布調查結果。在這一過程中,昆明信息港將和盤龍區環保局一起共同探尋“換臉”之謎,為大家獨家報道此次“揭秘行動”。
????延伸閱讀:
????歷年情況
????記者了解到,在2007年、2008年、2010年、2013年、2014年,黑龍潭的龍潭水多次變渾變清,但每一次變化的時間都不長,一般都是幾天或半月后又恢復了原狀。
????當天上午游客突然發現,一向清澈的清水潭的潭水變成了渾水,連里面的游魚都看不清了,而那段時間昆明沒有下雨。過了幾天后,水又突然變清了。
????2008年2月5-10日
????2008年2月5日,清水潭和渾水潭里的觀賞魚一夜之間大部分死亡。隨后的幾天里,死亡的觀賞魚越來越多,同時清水潭的水出現偏藍現象。到2月10日,清水潭中約3噸的觀賞魚悉數死亡。開始有人懷疑是人為投毒,后來調查后否定了這種說法。就在清水潭和渾水潭出現魚死亡時,另外有兩種現象也相伴著發生:其一是清水潭的水質出現偏藍現象,其二是渾水潭的水變成了黑色。但此次出現黑水的時間只有兩三天。
????繼2008年2月出現死魚現象后一個月,渾水潭的水發生了更加令人稱奇的變化:往日水質渾濁的渾水潭一改渾濁景象,變得清澈見底,在有的地方,還能看見水底的青苔與水草以及池底的石塊,渾水潭與清水潭一樣清。
????云南正遭遇數十年一遇的干旱,省內大部分地區長時間幾乎滴雨未下。在這種情況下,一直清澈的清水潭一夜之間變渾,讓人們驚訝之余紛紛猜測原因,但最終也不知為什么變渾。
????原先清澈見底的清水潭突然變成了黃色的泥漿水,而原來很渾濁的渾水潭卻成了一潭清水。
????原本清澈透明的清水潭變成了渾水,水潭里部分顏色淺的錦鯉在渾水中幾乎看不到了。
????神奇的清水潭開始再次變渾,而渾水潭則漸漸變清,大約就在四五個小時之間,兩水潭就玩了一次美麗的“換臉”。
?
?
相關鏈接:
“植物首飾”熱賣 邊戴邊生長被稱最環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