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這樣的表態,再次堅定了我們走好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心和決心。
此前,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同志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確立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理念,這樣的理念定位不僅彰顯了我們黨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關系認識的全面深化,更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的責任擔當。實踐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才是高質量的發展,才是最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發展。但要實現國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我們還必須付出更多艱辛的努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各級黨員干部是推動發展的執行者,是否能實現綠色發展,關鍵看各級黨員干部怎么干。要推動綠色發展,必須下好“正”“反”兩手棋。“正”,就是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領導干部考核評價制度,確立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在干部考核中的關鍵位置,不再唯GDP“論英雄”,讓干得好的有奔頭。“反”,要是要全面落實領導干部任期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評估論證和問責懲戒制度,讓破壞生態環境的“胡干”、“蠻干”干不下去沒有市場。通過正反兩方面發力,既描繪好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美好愿景,又劃好不按綠色發展辦事的懲戒紅線。引導各級黨員干部建立正確的政績觀,切實將綠色發展理念變成自覺行動。
“治國者,必以奉法為重。”要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綠色發展,必有要有健全的法治作為保障。當前,我們正在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進改革發展事業,其中之一就是全面依法治國。因此,所有社會公民,必須增強法治意識,樹立法治精神。黨員干部應自覺依法行政,帶頭遵守法律。企業家要嚴格依法辦事,實現綠色經營。相關部門要嚴格落實以《環保法》為核心的環保法律法規,加大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打擊力度,讓法治成為保障綠色發展的“殺手锏”。同時,要及時清理與綠色發展相沖突的法規制度,進而不斷完善保障綠色發展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
相關部門也要及時打出促進綠色發展的政策“組合拳”,積極引導企業走綠色循環發展之路,引導公民建立綠色的生活方式。最終通過法治的底線規范和政策的積極引導,在全社會形成自覺自發的綠色發展意識,為建設美麗中國奠定最堅實的社會基礎。
生態興則文明興。綠色是大自然的最美顏色,是生機活力和生命健康的最好體現,更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最靚標志。只有綠色發展,我們才能實現“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愿景。只有綠色發展,我們才能不斷聆聽到美麗中國的“心跳”。(秦平)
?
相關鏈接:
老板們的兩會故事:給出供給側改革實戰方法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