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拳擊 資料圖
外號“飛刀”的劉浩,昨晚在上海拳力聯盟第二季的擂臺上,輸給了長春選手朝勒門,他的拳路很像自己的外號,看著銳利,可一旦投不準,便毫無威脅,在這場4回合次蠅量級的比賽中,這個徐州小伙為自己的職業首秀卯足了勁,前兩個回合便蓄好力打一波快拳,但始終缺乏有效打擊。可這是他做了很久的職業夢,他只有咬緊牙關調整戰術,讓對方也無從下手,最終,倆人臉上沾著血,劉浩最終等來了對手被“分歧性裁定獲勝”的結果。
作為中國內地第一個職業拳擊聯賽,拳力聯盟吸引了不少像劉浩這樣有職業拳擊夢的草根拳手。根據主辦方的數據,就第一季比賽而言,共有來自全國25個省(區、市)及特別行政區的177位拳手參加了8個級別的比賽,其中152位拳手經歷過專業隊的系統訓練,多人曾取得過全國比賽冠軍及前三名的成績,大部分拳手曾獲得各省市級比賽冠軍及優勝,另有25位拳手出自各地的職業拳擊俱樂部及拳館。其中,“如5戰5勝5次KO的阿力木·吾守爾,5戰全勝的祖力皮卡爾、徐雀、葉列恰提、李同輝、伊力夏提等,都是第一季比賽后擂臺上涌現出的頗具潛力的拳手。”盛力世家創始人兼CEO李勝表示,去年攜手美國著名拳擊推廣公司Toprank共同打造拳力聯盟,就是希望為中國職業拳擊打下基礎,“通過這個平臺,可以讓更多拳迷甚至拳手本身更加了解職業拳擊。”
“為奧運會作準備的人很多,但真正能代表國家出去打比賽的人少之又少,其他沒打出成績的運動員就得離開拳臺嗎?現在來看,他們進入職業拳擊或許還會有好成績。”鄒市明的恩師、中國拳擊隊前任總教練張傳良在現場觀看了比賽,在他看來,如果能通過這樣的賽事銜接起職業拳擊和業余拳擊,不僅能抬高職業拳擊的門檻,對業余拳擊也能起到促進作用。張傳良甚至樂觀地認為,對拳手而言,將來拿到職業拳擊金腰帶的機會,甚至比在奧運會上收獲金牌還大,“職業拳擊有17個級別,四大組織都有金腰帶,每個級別的金腰帶一年有多次爭奪的機會,更別提除四大組織外還有數百家組織可以頒發金腰帶,所以機會很多。”反觀4年一次的奧運會,“運動員需經過市級、省級、國家隊層層篩選,最終才能成為級別中的1/16,也就是全世界160人爭奪10塊金牌,其難度可想而知。”
但在中國著名職業拳擊教練崔迪看來,中國拳手想成為真正的“世界拳王”絕非易事。“職業圈有不成文的規定,四大組織的金腰帶才是真正的金腰帶,想挑戰世界拳王,進入級別的前10名或前15名是基本要求,所以,別看17個級別能有六七十條金腰帶,咱真正能進挑戰者名單的能有幾人呢?”崔迪表示,即便在攢積分的過程中會碰到一些較弱的對手,“但最后時刻面對的絕對是強者。”
好在中國職業拳擊市場已經起步,職業體系的搭建讓不少拳手重拾拳擊夢。但面對一個職業拳臺上“超過85%的選手來自專業隊”的現實,崔迪卻表示,這既是職業拳擊受到熱捧的表現,也要提防讓“職業”二字“跑偏”的可能,“比賽中,能走到后面的除了一些打過幾場職業賽的選手,整體來說,成績好的還是從專業隊出來的多,大家雖然站在職業的拳臺上,但打得還是業余拳擊的味道,再過幾年很可能就遇到瓶頸了。”
“從專業隊退役后轉職業,其實算再就業的渠道。”這樣的拳手在崔迪看來“基本功有優勢,但因脫離了專業隊的管理,容易在現實生存的壓力下面臨訓練、比賽難以規律化等問題,最終堅持不住的人不在少數。”即便能堅持下來,如果缺少真正的職業拳擊的指導,很容易變成和教練一起“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驗品”,因此,當前中國職業拳擊所能提供的平臺,“確實可以實現拳手脫掉衣服去打職業的夢想,但要培養出真正的職業拳王,還差得很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