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不少道路,“門前三包”落實到位,店鋪前干凈整潔。張洋/圖
見習記者 陳麗園
近日記者走訪海口的大街小巷,發現開展“雙創”工作以來,大家慢慢有了這樣的覺悟:臨街商鋪不再占道經營,自覺打掃門前衛生,管理車輛有序停放……“門前三包”已成廣大商戶和市民的習慣。
街道檔次提升
7日下午,記者來到美蘭區龍舌路,“社會核心主義價值觀”“文明是最美的風景”等宣傳映入眼簾,在平整的街道上看不到塑料袋、紙屑等垃圾,兩側的商鋪裝上了統一的招牌,店里的商品擺放整齊,門前干凈整潔,電動車停放有序。
在一家名叫“悠品吧”的茶吧前,店主邊招呼客人進店里坐邊打掃門前的垃圾;斜對面海口市農副產品平價商店的玻璃窗在老板的擦洗下,顯得更加干凈透明;糟粕醋店的店主韓老伯正拿水澆門前的樹。
“你看,今天撿的垃圾就一點。”正在街道上巡查的“雙創”監督員指著手里的垃圾袋說,商戶慢慢自覺遵守“門前三包”,她們巡街撿的垃圾也慢慢減少。
老板林小霞正和兩歲的女兒在店門前嬉戲,說起“門前三包”的落實,她認為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環境變好了吸引越來越多的顧客來店里買東西。“最開心的是人行道上的障礙物沒有了,不用擔心我女兒磕碰到。”
“現在走在這條街上,看什么都覺得漂亮,龍舌路檔次提高了。”在龍舌坡住了十年的符蘭深有感觸地說。
龍舌坡社區居委會主任肖師孟說,由于龍舌路兩邊的餐飲店比較多,在“雙創”之前臟亂差,街道兩邊占道經營現象嚴重,電動車隨意停放導致交通堵塞。海口開展“雙創”工作以后,他們開始整治占道經營現象,改造龍舌路,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做商戶的工作。“剛開始時,商戶一時不適應,我們的工作難度很大,但幾個月下來,環境好了,顧客也多了起來,商戶都積極主動遵守‘門前三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