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的審議。要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適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堅決守住民生底線,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1990年7月,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讀及《人民呼喚焦裕祿》后,神思飛躍而填寫“念奴嬌”,文曰:“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卅年光陰,白駒過隙。閩浙往事,中央歷程,總書記心中始終沒有放下過農民,念茲在茲的還是“民心”。在參加湖南代表團的審議時,總書記再一次強調,要“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讓廣大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要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要把產能建設作為根本,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扶貧,始終在中央精神里汩汩流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推進實施精準扶貧方略,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指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必須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指出:“深入開展定點扶貧、東西協作扶貧,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扶貧脫貧是硬任務,各級政府已經立下軍令狀,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從黨的十八大到十八屆五中全會,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從中央政治局會議到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再到政府工作報告,解決好“三農”問題,一直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體現著中央的決心和擔當。
有這樣一個細節,郭建群代表向總書記匯報說,“現在老百姓求發展的愿望更強烈了,回來發展的人多了,大齡男青年解決‘脫單’問題也容易了。”總書記問:“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7個。”代表們頓時發出會心的笑聲。總書記的這份細心、這份牽掛,無不流露出這樣一種情懷,“老百姓的事在總書記眼里都是大事情!”
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習近平滿懷深情地說:“40多年來,我先后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這是一種崇高的使命,這是一種無尚的光榮,這也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擺脫貧困,一直是他的價值堅守。不管是年輕時的情懷,還是在不同領導崗位上的不遺余力,擺脫貧困,都是他鍥而不舍、孜孜不倦的選擇和追求。他用一顆鍥而不舍的憂民為民的心和強烈的扶貧情懷,把自己的執著像釘釘子一樣釘在了每一個需要幫扶的鄉親們心間。
2016年2月29日,在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上年的7017萬人減少到5575萬人,減少1442萬人(比上年多減21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上年的7.2%下降到5.7%。這說明年度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任務超額完成,“十二五”扶貧開發工作圓滿收官。嚴格的目標管理機制,使壓力層層傳導,任務級級分解,扶貧開發工作正在向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目標不斷闊步邁進。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現在離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還有不到5年的時間,按照國際標準我們的貧困人口還有不少,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增強看齊意識,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精準施策,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志比鋼堅的韌勁完成扶貧開發的最后總攻。
?
?
相關鏈接:
華僑華人話兩會:對中國發展充滿信心 同圓共享中國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