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政府工作人員要恪盡職守、夙夜在公,主動作為、善謀勇為;要健全督查問責機制,堅決整肅庸政懶政怠政行為,決不允許占著位子不干事。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干部的精神面貌更要有新狀態。去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痛斥了“為官不為”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劍指庸政懶政怠政行為。這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為官不為”問題的持續發力和全面從嚴治黨、整風肅紀的堅強決心。
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這是對干部履職盡責的基本要求。然而,不可否認,在一些干部身上存在著不同程度不作為的現象,主要表現為:熱情消退、動力不足、得過且過、尸位素餐、懶政怠政。有的存在“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的心理,工作上被動應付、敷衍塞責,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甚至只當和尚不撞鐘;有的缺乏擔當意識,害怕擔責,面對問題和矛盾躲著走,遇到難題“退”字為先,不敢抓、不敢管;有的不思進取,工作中低標準、低要求、低水平;有的對工作“踢皮球”、“打太極”,推諉扯皮,甚至把工作擱在一邊,拖著不辦。
這些不作為的現象,勢必導致效率低下,執行力缺失。在困難面前不敢攻堅克難,在矛盾面前不敢直面破解,在關鍵時刻不敢挺身而出,使得一些工作無法順利推進,進而影響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如果一些干部長期抱有為官不為的消極思想,干事情缺乏激情,該抓的不抓了,該管的不管了,該干的不干了,就會降低行政效能,貽失發展良機。比如,從近年審計情況看,一些地方民生需求“嗷嗷待哺”,大量資金卻趴在賬上“呼呼大睡”,個別領域重大工程投資完成僅為一半左右,嚴重影響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群眾對此反映強烈。
解決為官不為的問題,只有通過完善用人標準及考核辦法、走能上能下的路子、強化檢查監督與執紀問責等,從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入手,引導干部樹立“干得好是本職、干不好是失職”的理念,著力解決“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沒差別”的問題,有效消除為官不為的逍遙心態,著力做到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將那些“有位不為”的庸官、懶官拉下去,將那些恪盡職守、夙夜在公,主動作為、善謀勇為的干部用起來。這樣,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無往而不勝。
?
?
相關鏈接:
華僑華人話兩會:對中國發展充滿信心 同圓共享中國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