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門口安裝門簾,防止蚊蠅進入。
高登社區居民用水泥堵上房屋周圍的鼠洞。
見習記者 高翔/文 記者 張俊其/圖
2016年,我市“雙創”工作進入攻堅期,也迎來了一場“硬仗”——病媒生物防制。目前,全市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滅“四害”行動。作為病媒生物防制重鎮的基層社區,如何做好此項工作,關系到整個行動的成效。
“四害”認識需全面
記者在近日的走訪中發現,基層社區的不少群眾在知曉層面都對“四害”有一定的認識,知道蚊子、蒼蠅、蟑螂、老鼠的危害,了解它們喜歡何種生活環境,但對如何正確有效地防制它們,掌握得還不夠全面。
當被問及是否了解四害以及哪里常見到時,市民劉金秀說:“潮濕的地方容易孳生蚊子的幼蟲,陰暗的地方有蟑螂,蒼蠅喜歡在臟、臭的地方飛,老鼠經常出沒在垃圾堆。”之后,她又分別說起了這些生物會傳播疾病、搞臟環境等危害。“現在社區和街道的宣傳欄都有涉及滅‘四害’的內容,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而且海南這濕熱的天氣,更利于它們生長繁殖,身邊的病媒生物不少,居民都是飽受其害。”
而對于如何防制“四害”以及現在采用的措施如何發揮作用,市民們的理解往往都不夠透徹。“防蚊子就是家里安上紗窗、及時關門、點點蚊香嘛。”市民趙然說。而對于徹底消滅蚊子,趙然持懷疑態度:“這東西不是到處都有嘛,就像本來我家里沒有,會從外面飛進來一樣,就算這一片殺滅了,藥效過去了,可能還會從別的地方又飛來吧。”市民符宵也對堵洞滅鼠的措施有所疑問:“你把這個洞堵住了,老鼠還會從別的地方挖個洞出來呀。”
對于市民的這些疑問,市愛衛辦主任蔡能浩說,我市上月底開始的病媒防制專項整治月,會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進行宣傳,市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認識“四害”,并知悉對付每種生物應采用哪些措施,以及這些措施是如何發揮效果的,了解熟悉病媒生物防制的知識,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日常防制“四害”中。
志愿者在美舍河畔打掃衛生,清除衛生死角。
愛護環境很重要
在做到全面知曉的前提下,社區居民又應該如何從自身做起,參與到滅“四害”活動中來呢?
馬俊杰是一家病媒生物專業消殺公司的業務經理,在他看來,市民參與滅“四害”活動,推薦使用打蒼蠅、放置粘鼠板等物理手段,而像鼠藥投放或者噴灑滅蚊藥這些有一定危險性和技術要求的工作,還是由專業工作人員去做更合適。馬俊杰說:“其實最需要群眾去做的,是從身邊小事著手,愛護環境,讓居住場所和公共場所保持較高水平的衛生清潔,可以非常有效地減少‘四害’孳生。”
市民不注意環境衛生,往往會給“四害”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在居民祁鵬看來,環境衛生越差,這些病媒生物越“歡”。“海怡路附近有個三無小區,很多區域無人打掃,以前堆著不少已經腐爛變質的廢舊家具,那里面老鼠、蟑螂最多了,它們最喜歡在這種環境里生活。前段時間搞‘雙創’把垃圾清理掉,老鼠明顯少了很多。我覺得,要把垃圾都清理掉,別再制造新的衛生死角,才能有效地防制‘四害’孳生。”祁鵬說。
負責文莊路保潔工作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以前使用的是敞著蓋的垃圾桶,現在換成了加蓋的,在天氣炎熱的時候蓋子能減少臭味溢出,確實有效控制了蒼蠅的數量。不過對于居民的生活習慣,她也建議,有些人覺得打開垃圾桶把垃圾丟進去太麻煩,就直接把垃圾丟在垃圾桶旁邊,或者打開垃圾桶蓋子不關,這樣做會增加病媒生物的數量,放在地上的垃圾為老鼠提供了食物,敞著蓋子暴露的垃圾會引來蒼蠅,垃圾入桶并加蓋很重要。
3月2日,瓊山區開展了2016年病媒生物防制“天網·環境衛生大整治”第一階段的活動,來自街道和社區的工作人員、熱心市民、機關單位志愿者分片開展了背街小巷、城中村、三無小區、城鄉結合部及房前屋后的衛生清理工作。鳳翔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林歡告訴記者,其實市民參與滅“四害”活動,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搞好身邊的環境衛生,在源頭上控制它們的生存和繁殖,此次開展的衛生整治活動,也旨在帶動群眾積極維護好身邊環境衛生,減少“四害”孳生。
為了讓更多的人愛護環境,瓊山第二小學讓班主任在各班級開展滅“四害”、愛護環境的宣講,將環保理念帶入學生的心里,也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活動,傳遞到更多的家庭中,讓大家知曉如何滅“四害”,如何從小事做起,愛護自己身邊的環境。
消殺公司夜間在鳳翔農貿市場噴灑滅蟑螂藥物。
配合消殺講方法
此次病媒生物防制專項整治活動中,各區政府都組織了有資質的專業消殺公司負責本轄區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在改善環境衛生的基礎上,采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手段,防控、殺滅“四害”生物,這些工作同樣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和配合。
首先,對于“三防”設施要愛護。在邁瀛村,有居民因毒鼠屋礙眼,敲毀、挪走了愛衛辦和消殺公司設置的毒鼠屋;新改造的公廁里懸掛的滅蚊燈可以有效控制蚊子的數量,但卻不知道被誰順走……負責瓊山區環衛工作的京環公司副總經理陸文進說,“三防”設施能有效消殺病媒生物,對控制區域內病媒生物的數量能發揮很大作用,市民愛護這些設施,不去破壞、移動它們,才能確保滅“四害”工作的順利推進。
其次,消殺公司上門施藥時要配合。馬俊杰說,他們的工作小組在一些“六小”門店開展施藥、投藥作業時,遇到過不配合的情況,店長以不衛生、不需要、已經自行放藥了為由拒絕工作人員。上門投藥希望能得到配合,因為不管在藥品種類、用量還是投放地點的選擇方面,專業隊伍更有經驗,相較于店方自己投藥更加科學有效,也會更多地考慮安全問題。市疾控中心主任林忠嶺介紹說,目前我市已成立病媒生物防制專家組,并在進一步加強病媒生物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推動病媒防制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保證在病媒生物防制中使用的衛生殺蟲、滅鼠藥物符合國家規定,適用于本地病媒生物。
再次,噴灑藥物之后要注意自身安全。對于蚊、蠅的消殺,往往會使用噴灑藥物的方法,馬俊杰介紹說,垃圾堆附近、綠化帶內、死水塘、陰濕墻面都是藥物噴灑的重點,雖然專業人員在噴灑時會充分考慮市民安全,所使用的藥物毒性也很低,但是市民還是要保持警惕,尤其是管好小孩以及寵物,注意街道、社區張貼的噴藥計劃,在噴灑藥物時以及結束后的一段時間,盡量不去觸摸噴過藥物的地方,以防發生危險。
?
相關鏈接:
海口瓊山區致信市民:獎懲分明全力推動滅“四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