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步伐,與三沙市多年來的探索和努力密不可分。據了解,三沙現有分布植被80科211屬,296種(含變種),以食用和藥用的種類為主。事實上是品種少、單調,缺乏高層喬木植被,草海桐灌木是覆蓋率最大的強勢樹種。
為了讓三沙的天更藍、海更清、島更綠,三沙自設市以來,不斷組織專家團隊深入島礁調研,探索島礁植樹綠化。
3年多來,三沙先后組織海南省農業科學院、海南省林科所及南京林業大學等單位的植樹綠化專家團隊深入西沙群島、永樂群島和南沙群島等島礁開展科學調研,編制完成了《三沙市島礁(西沙洲)植樹綠化及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等一系列植樹綠化可研與方案及施工設計,規劃選擇適應三沙市島礁生長的椰子樹、三角梅、木麻黃、大葉欖仁、抗風桐、黃槿、諾麗、草海桐和馬鞍藤等30多個樹種。計劃在2015年種植各類苗木30余萬株的基礎上,2016年新種植各類苗木50萬株以上。
在永興島、鴨公島、羚羊礁、銀嶼等島嶼開展的一期綠化行動,種植了椰子樹、步麻樹、木麻黃等適合三沙島礁生長的樹種3500多棵,成活率達到90%以上。鴨公島結束了沒有綠色的歷史,步麻樹長勢喜人,綠樹成蔭。二期綠化行動以西沙洲為綠化基地,根據《西沙洲植樹綠化及配套工程設計》及國家相關技術規范要求,精心組織施工、監理、設計隊伍及相關專家為團隊,完成了水電設施建設,采用了土壤改良措施,基本滿足了植樹綠化必需的基本條件。自2015年6月以來,西沙洲植樹綠化工程項目完成了17萬多株苗木種植及配套的水電設施建設,特別是二期啟動儀式所種植的1500株步麻樹已長大成林,達3米多高,長勢極為喜人。
2015年10月以來,三沙策劃在三亞籌建約100畝的綠化苗木基地,儲備苗木及綠化物質,運送應用于南沙的綠化工程。目前已完成了苗圃的規劃設計與實施方案的編制等前期工作。苗圃規劃分為9個區。計劃儲備與生產苗木品種有椰子樹、三角梅、草海桐、木麻黃、抗風桐、大葉欖仁、黃槿等20多種,年計劃出圃苗木100多萬株。
為建設“美麗三沙”,創“生態良性循環的典范”,三沙市于本月開展大型“三沙植樹月”活動。此期間,三沙廣大軍警民,在西沙、南沙部分島礁種植椰子樹、木麻黃、草海桐等苗木5萬株,掀起三沙植樹綠化活動新熱潮。其中西沙永興島、趙述島等島礁種樹將達到2萬棵。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