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2日訊(記者鄧浩)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難在“全面”。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協調發展強調的正是“全面”二字。“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指出,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9次提到“協調”一詞。
“協調”,作為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會期間不僅是代表委員和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成為了網絡上熱議的高頻詞匯。網友紛紛為協調發展理念點贊,認為它是建成全面小康的制勝要訣,同時也有助于民眾獲得感的持續提升。
點贊:協調發展助力民眾獲得感提升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
中經論壇網友李宏劍坦言,無數社會實踐證明,只有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民眾的獲得感才能持續提升,這也是共同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基礎。
網友“夢雨”在中國經濟網微信公眾號上留言表示,對于協調發展,老百姓非常期待。政府工作還要繼續向民生領域傾斜。
解讀:協調發展是建成全面小康制勝要訣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面”講的是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是發展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是發展短板和潛力的統一。
在網友“寸草心”看來,協調發展正是建成全面小康的制勝要訣。他在中經論壇同時表示,只有協調發展,才能全面發展,這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
中經論壇網友“夏日之冰”對于協調發展理念作出解讀。他認為,“協調”就是在發展中著力解決不平衡的問題,比如城鄉區域差距過大、經濟結構不合理、社會資源不均衡,等等。各種實際問題的出現是改革進程當中難以避免的現象,而“協調”就是要遵循發展的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地進行調整,以保障經濟社會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
建言:如何落實協調發展理念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闡述“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時強調,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區域差距,既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也是釋放發展潛力的關鍵。政府工作報告中共有9次提到“協調”一詞,內容涉及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簡政放權、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大國外交等主要方面。
對于如何推動落實協調發展理念,網友們也紛紛發表建言。中經論壇網友“直隸巴人”表示,無論是繼續推動東、中、西、東北地區“四大板塊”協調發展,還是重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都是協調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協調發展,除了要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做好自己事情外,更需要加強協調合作,增強大局意識。
中經論壇網友“樂業”認為,要實現城鄉協調發展,農村的發展理應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要大力加強新農村建設。發展勞務經濟的同時,通過積極調整,讓農村經濟結構變得更合理。遇到問題,政府在管好該管的事情同時,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放管結合,提高效能,真正把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抓出實實在在的成果。
中經論壇網友宋丞策就扶貧攻堅問題建言稱,必須抓住精準扶貧這個關鍵,從而不斷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此,需要干部扎實深入基層洞察民情,深入實踐了解民眾疾苦,唯真求實,才能精準開展扶貧工作。
?
?
相關鏈接:
生態保護更扎實、扶貧攻堅更堅定、民族團結更牢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