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正在北京召開。2016年既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中國2016年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經濟改革、"一帶一路"建設、金融市場發展等重大議題,都已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為此,《熊貓觀察》欄目特請關注中國"兩會"的外國專家學者和海外華人撰寫系列文章,對上述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熊貓觀察原創】今年的兩會對香港和澳門乃至居英的華人具有深遠意義。李克強總理在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本屆兩會將要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均特別提及港澳地區的地位與功能。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促進港澳提升自身競爭力。”
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更是列有專章,凸顯港澳地區在未來五年中的重要作用。中央政府將“支持香港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地位,參與國家雙向開放、‘一帶一路’建設。支持香港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推動融資、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支持澳門建設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另外,還將“加大內地對港澳開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橫琴等粵港澳合作平臺建設。加深內地同港澳在社會、民生、科技、文化、教育、環保等領域交流合作。深化泛珠三角等區域合作。”
中央政府的上述政策與措施,對港澳特別是香港目前面對的經濟形勢可謂“對癥下藥”。在國際市場普遍疲軟,經濟發展不穩的形勢之下,港澳正面臨嚴峻形勢,香港和澳門最需要的是新的發展機遇。
?“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有關港澳專章,篇幅遠比“十二五”規劃綱要多。最值得關注的是“支持港澳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鼓勵內地與港澳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加大內地對港澳的開放力度,并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通過多種合作方式走出去”。
?“一帶一路”建設,涉及面異常龐大,香港和澳門均能在多方面參與,發展機會陡然增加,而港澳與內地的合作亦無可避免地必然加深和提高。“十三五”規劃綱要所提到的“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加快兩地互聯互通”,無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當然,港澳在參與“一帶一路”以及國家的其他大規模建設過程中,“原地踏步”型的運作不是理想模式。李總理指出,“要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及功能”,這非常切合實際,同時也為港澳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居英華人中不乏來自港澳的移民,他們亦希望能在協助“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作出自己的貢獻。
近20年來,在內地一日千里飛速發展及國際經濟搖擺不定的客觀形勢下,香港的發展銳氣已稍遜于昔日。香港要發揮潛質,其優勢應再獲提升。李總理所說“支持香港鞏固及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三大中心地位”,無疑是一針見血的真知灼見,必然會有助于增加香港的發展機會。
香港、澳門一直不乏企業精英,近年來更見創新科技人才輩出,但卻面對有限的發展空間。李克強總理表示,“支持內地開展創新及科技合作,支持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不僅可擴大港澳科技發展前景,還可為港澳年輕有為的新一代提供廣闊的創業平臺。
不可否認,香港目前存在一些社會問題,其根源在于部分青少年由于種種原因而對國家、民族、身份的迷惘。李克強總理說,要加深內地和港澳在社會、民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這對香港社會是大有裨益的。長遠而言,透過這些積極的多元化交流,引導和加深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將可收春風化雨之效。
地少人稠無疑是港澳尤其是香港的客觀現實,歷年來已有不少港澳人士在珠三角鄰近地區覓得安樂窩,顯示人們尋求更舒展生活環境的意欲之強。此次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特別提到“支持共建泛珠三角優質生活圈”,意在提高居住環境質量,但同時也意味著港澳人士將獲更多生活空間,而這對香港和澳門社會來說無疑會起到一定的減壓作用。
總之,“十三五”規劃綱要著眼于幫助港澳改善經濟民生的宏觀政策,同時也提供了參與龐大項目建設的機會,希望有關構想能在不久的將來逐步具體化,相信港澳人士及海外華人一定會對此作出積極配合。
?作者:李貞駒
【作者簡介:李貞駒,英國執業律師、李貞駒律師行創始人及董事長、中國駐英大使館及北愛爾蘭領事館首席法律顧問、英國國會跨黨派華人事務委員會秘書長、2013年獲英國領袖人物大獎評選的“2013年度杰出女性”、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11屆全國委員會海外委員】
?
?
相關鏈接:
【全國兩會地方談】“管”“放”聯姻并行是政府職能轉變之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