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王揚收到銀行發來的“美元境外預授權消費”的短信。
3月10日,美聯航駐首都機場辦事處門上貼著“旅客服務”的紙條。工作人員稱他們的職能只是協助機場疏散乘客。
從1月13日至今的兩個月時間里,王揚(化名)都忙著為一筆1780美元的“美元境外預授權消費”尋找答案。
1月13日,在為美國度假的女兒改簽了美聯航的回國機票后,王揚收到銀行短信提示,他的信用卡賬戶發生了1830美元的“美元境外預授權消費”,除去50美元預訂費的正常支出,其余1780美元屬多扣款。
但此后與美聯航的交涉,令王揚苦不堪言。美聯航在中國唯一的預訂中心堅稱“已處于退款狀態”,讓他“耐心等待”了兩個月;試圖通過其他渠道與美聯航交涉卻處處碰壁;此后美聯航呼叫中心郵件回復這筆消費沒有實際入賬產生。在此過程中,王揚從網上找來一個“美聯航北京辦事處”電話,卻讓他險些被騙。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認為,涉及跨國公司的維權持續時間長,信息不對稱,存在語言或文字溝通方面的障礙,導致消費者一時難以找到行之有效的維權途徑。
耐心等候
兩個月交涉10余次
去年10月28日,王揚為準備去美國度假的女兒,預訂了2016年1月13日從美國返回中國的美聯航航班機票。今年1月13日當天,女兒由于行程變化,通過美聯航中國預訂中心改簽了行程。
同樣是在這一天,王揚收到了銀行短信提醒,他的信用卡當天發生“美元境外預授權消費”1830美元。這讓王揚震驚:“改簽費用怎么會比機票費用還貴呢?”
“他們可能將人民幣誤扣為美元,”王揚懷疑,228美元的改簽費和50美元的預訂費共計278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830元。王揚致電預訂中心,預訂中心客服人員承認:“確實扣錯了。本來應扣款折合人民幣為1830元,錯扣成了1830美元。”
“我們已第一時間和美國總部聯系退款事宜。”預訂中心工作人員告訴王揚,他只需等待退款到賬即可。
在美聯航官網上,也顯示已發生了1780美元的改簽費用。
一周后,王揚再次聯系這個美聯航在中國唯一的預訂中心,客服明確“我們看到1780美元已處于成功退款狀態。”建議他耐心等候。
此后,王揚10余次致電該中心,得到的回答一直是“耐心等候”。對方稱機票退款的時間一般為3至6周,中心已顯示退款成功,但無法幫助王揚查實機票款是否成功退回,或是滯留在了哪個平臺。
“您可以把情況通過我們的官網反饋到美國總部,看有沒有一個盡快的答復”,預訂中心的這一建議讓王揚不解,“明明是他們出的問題,為什么要推給消費者?如果消費者不懂英語,豈不是投訴無門?”
網上求助
辦理“退款”險被騙
正規途徑尋不到答案,王揚求助于網絡,他在百度上搜到了一個“美聯航北京辦事處”的電話89049111。
與上述交涉不同,王揚這一次得到了熱情的回應,對方在電話中很爽快地承認了誤扣款,表示會馬上辦理退款。
但隨后發生的事情,讓王揚感到意外。電話里的“客服人員”要求王揚進行“逆操作”,即先給他們匯款后才能得到返還,并且提供給了王揚一個用于匯款的個人賬號,要求王揚向該賬號匯入49988元。
“是他們應該退款給我,怎么反而讓我先匯款”,在對方不斷催促中,王揚警覺起來,未按其要求操作。幾分鐘后,北京市公安局民警聯系王揚,稱他剛才接到的是一個詐騙電話。
新京報記者查詢發現,這個號碼在網上同時還是法航、加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的聯系電話。
“如果美聯航能負起責任,根本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次差點被騙的經歷讓王揚難以釋懷。
尋求處理
奔波多地討要說法
3月9日,新京報記者網上搜索“美聯航北京辦事處”,顯示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50號燕莎中心凱賓斯基飯店一層W101”,但該飯店前臺工作人員告知,美聯航在七八年前已經搬離。
而在美聯航官網和其他公開渠道,則無法找到美聯航在中國的辦公地點。其在中國的客服熱線也拒絕透露:“我們不對外”。
幾經周折,記者找到位于北京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的美聯航北京機場辦事處。這里工作人員趙女士的回復是,繼續聯系預訂中心,并在美聯航官網遞交情況說明。趙女士同時承認,退款不成功的情況是有存在的,自己遇到的退款后最長有一個月沒有到賬的。
當被問及美聯航在中國有無受理相關投訴、或可以直接對接美國總部的機構或部門,趙女士表示要向辦事處主管請示。
“發生這種事,但我這里可以明確告訴你,公司多收了錢一定會退給你的。”在等待約20分鐘后,美聯航北京機場辦事處主管彭己名說,辦事處的職能重點在于協助機場疏散乘客,不受理退款事宜。他建議可以聯系美聯航在中國合作的一家公關公司咨詢。
“不知道為啥推到我這里來了”,在收到王揚的機票號和證件號后,這家公關公司工作人員齊悅說,會與美聯航工作人員聯系。
3月11日,美聯航呼叫中心工作人員Sherry對于預訂中心工作人員扣款上的疏漏向王揚表示了歉意。
Sherry在回復給王揚的郵件中稱,王揚信用卡所顯示1780美元,沒有顯示在美元流水明細單上,“故證明沒有相關金額的實際入賬產生”。
Sherry表示,對于網上虛假美聯航客服中心的電話,已經提交給相關部門做進一步調查,一經核實,我們將會采取相應的措施。
“即便這筆扣款屬‘烏龍’,但這個事折騰我兩個月,如果一開始美聯航就能解釋清楚這件事,或者找到相關人員處理,就不會陷入這樣的苦等狀態。”王揚說。
■ 專家說法
涉跨國公司消費維權障礙重重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認為,涉及跨國公司的消費維權持續時間長,信息不對稱,存在語言或文字溝通方面的障礙,導致消費者和維權者一時難以找到行之有效的維權途徑。
就王揚的遭遇,邱寶昌說,即便這筆“美元境外預授權消費”扣款沒有實際發生,但美聯航也應承擔責任,是因為他們的原因導致了消費者在長達60天時間,10多次電話去詢問退款情況,美聯航存在明顯的過錯,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邱寶昌建議,像王揚這樣和境外公司進行消費維權,消費者可到航空部門或當地市場監管地投訴,投訴不成可以起訴。如果找不到對方地址或聯系方式,可以向購買平臺投訴或起訴。
記者 肖鵬?劉澤寧
?
?
相關鏈接:
用戶未使用專車軟件 銀行賬戶遭自動扣款?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