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魏博)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兩座山論”得到了進一步升華,已經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多年前習近平曾說過,“什么時候閩東的山都綠了,什么時候閩東就富裕了?!薄皟勺秸摗保顦銓崊s充滿了辯證思維的發展觀,蘊含著總書記多年來對“綠色脫貧”的關切與深思:一方面,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另一方面,發展要立足實際,充分認識自身的自然條件,劣勢不一定是累贅,或許成為優勢。
記者曾經深入多個貧困地區,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在生態環境最惡劣的地區,往往伴隨著最極端的貧困;還有部分地區守著綠水青山,卻因為沒有好的產業支撐,而難以致富。無論來自哪個國家、地區,人們都希望享有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生活,然而,魚與熊掌如何能兼得?這個關系國計民生的話題,也吸引了代表委員們的關注,他們對總書記的“兩座山論”有著切身的體會,挖掘他們背后,其中并不乏“青山”變“金山”的科學實踐和精彩故事。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委員們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參加看望和討論。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點沙成金,“非公”里的綠色脫貧
3月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專程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并參加聯組會,發表了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講話,給民營經濟吃了定心丸。據全國政協常委、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回憶,總書記聽完他以“履行社會責任,堅持治沙扶貧”為主題的匯報之后,關切地詢問“你這么大的沙漠生態工程干了多少年,花了多少錢?”并且囑托:“你們一定要繼續堅持做好這項事業,我會持續關注和支持?!奔毼⒅幰娬媲?,總書記的暖心話,令莊嚴的政治盛會充滿了溫情,讓治沙企業家感受到了他對沙漠貧困百姓沉甸甸的惦念。
“吹盡狂沙始到金”提起黃沙變“金山”,王文彪委員,這位從沙漠走出來的企業家滿是感慨,“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重要論述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行動指南。我們在沙漠里堅持了28年,在內蒙古庫布其等地治理沙漠1萬多平方公里,構筑防沙治沙、生態修復、生態產業開發環環相扣的沙漠生態產業鏈,來帶動10萬農牧民脫貧?!?/p>
庫布其沙漠,中國第七大沙漠,記者看到了另一番景象,1/3已經披上了綠裝,部分農牧民開起了紅紅火火的“牧家樂”,向游人講述著“沙窩窩”變“香餑餑”的傳奇故事;還有的將沙地流轉給企業,收著租金,同時又成為企業員工,甚至還開著轎車去種樹,變成了“沙漠金領”。在第五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上,汪洋副總理表示,我們走出了一條治沙與治窮共贏的中國特色的荒漠化防治道路,庫布其就是探索荒漠化防治的典型代表。而庫布其模式,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也成為聯合國向世界荒漠化地區推廣的中國經驗。
“僅僅西部就有26億畝沙漠,其中三分之一可以治理利用,這就蘊含著十幾萬億元的投資空間。正在創業的朋友們,應放眼西部、放眼沙漠。那里空間很大,空白點很多?!蓖跷谋胛瘑T說。
3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的審議。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守住青山,方得金山
3月7日,黑龍江省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全國人大代表、上甘嶺林業局工人高永談到了大小興安嶺停伐轉型情況,習近平表示,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同為林業人,全國人大代表、淄博市原山林場黨委書記孫建博對“兩座山論”感觸頗深,“小康不小康,要看環保不環保,生態是全面小康的底線。守住青山,方得金山。荒山披綠裝,并非易事。在石灰巖山地里種樹,我們是一邊挑著土,一邊挑著樹苗?!?/p>
這位身殘志堅,坐著輪椅做調研的代表,今年帶來的37項建議中,有20項是關于生態的?!笆刈×饲嗌?,怎么把它變成金山呢?單純靠國家投入,或許能解決林場職工‘吃飯’的問題,但是解決不了‘過好日子’的問題。在國有林場改革背景下,國有林場必須學會生態保護和經營創收兩條腿走路?!睂O建博說。
如今,原山林場構建了生態林業、森林旅游、餐飲服務、旅游地產、生態文化五大發展板塊,在全國4855家國有林場中率先實現了山綠、場活、業興、人富,為國有林場改革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可復制的現實樣板。
鄉村“小山”的基層行動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同樣,鄉村的“小山”綠了,祖國的青山才會更綠。在兩會上,也不乏來自最基層的農民代表,如何讓鄉村的“小山”更綠更美?他們帶來了廣大農民的心聲。
裴春亮,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就是一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這次帶來的六份建議都是“村里事”,比如美麗鄉村建設、精準扶貧、生態環境治理等。“裴寨村曾經是個十年九旱的貧困村,在招商引資方面,我們是山區,找個投資商真不容易,好不容易招來一個,但是環保不過關,就忍痛割愛了。有些鄉親們也不理解,現在都想明白了,這既是響應綠色發展的號召,也是為子孫后代負責。”經過十幾年的摸索,裴寨村興修水利發展高效農業、農家樂、垂釣、鮮花種植基地等,走多元化、規模化之路。如今整個裴寨村實現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錢賺,戶戶是股東”的發展目標,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而另一位歷任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地方鎮九間棚村黨委書記劉嘉坤,在這次兩會上也帶來了一個“綠色脫貧”的鄉村樣本。
九間棚村過去也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后來靠種植金銀花,村民們開始慢慢過上好生活。劉嘉坤在政府的支持下,整合九間棚村旅游資源,成立全縣第一家村級旅游公司。圍繞鄉村休閑度假、紅色文化教育、沂蒙風情體驗、生態康體養生四個方面規劃發展,全方位帶動村民就業、致富。目前,九間棚景區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在帶動大家脫貧奮斗的日子里,劉嘉坤曾經說過一句話:“大家踏實干、好好干、干出好成績,總有一天總書記、總理都會過來瞧上一瞧?!本褪沁@樣一句在當時看似天方夜譚的豪言壯語,卻讓他在2013年11月真的站到了總書記面前。那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臨沂時接見了劉嘉坤,對他在扶貧開發方面的工作予以肯定的同時,稱九間棚村“雖地處偏遠,但風景這邊獨好?!?/p>
?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