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公園三角梅花展,是海口“雙創”以來變化的一個縮影。李漢仁攝
見習記者 鄺曉霞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一個海口人矢志追求的“海口夢”,一場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一個外在美與內在美有機融合的過程。心懷對未來的美好希望,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全力以赴,一路高歌,一筆一筆描繪著椰城色彩和內涵。
在步履鏗鏘的“雙創”行動中,海口一點一滴化蛹成蝶,初步實現了市容環境衛生、群眾態度、干部作風“三個轉變”。沐浴現代文明之風,海口正變得更美麗、更現代、更有活力,也更加充滿溫度。
雙創 讓城市處處風景
2015年7月31日,海口市召開“雙創”工作動員大會,發動全市上下積極投入到“雙創”工作中來,共建海口美好家園。大會提出,海口市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三年實現城市風貌、城市管理“大變樣”,力爭2017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稱號。
一場凝心聚力、積極作為、奮力突破的攻堅之戰在全城打響。全城進入“雙創”模式,黨員干部深入一線,開展明察暗訪、勸阻不文明行為;市民開始認識“雙創”、接受“雙創”、支持“雙創”、參與“雙創”。
扎實推進的“雙創”行動讓市民有了多樣的深切感受。
居住在龍舌路的李大爺最大的感受就是街道變干凈了。“以前路上經常有人亂丟垃圾,攤販占道經營也很多,現在整治后,大家都自覺了。”如今,行走在龍舌路上,干凈的路面、統一紅底黃字的店鋪招牌,整潔的面貌,給過路的行人留下一份舒適的感覺。
龍舌路只是海口市街道美麗蛻變的一個縮影,在“雙創”工作開展后,各轄區組織城管、街道、社區等單位對街道亂象進行全面整治,依法取締亂擺亂賣,拆除違法搭設。為防止整治后出現反彈,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做工作,通過反復勸導打消占道攤販的僥幸心理,用長期的堅持鞏固整治成效。
于是,興丹路環境發生大變樣,道路干凈,攤販入店經營;道客路成為示范街,不再有老鼠“走街串巷”;解放西路機動車道與人行道暢通無阻……海口大街小巷煥然一新,無數市民交口稱贊。
每天開車到國貿上班的市民張亮最大的感受是交通秩序好了很多。“開車路上遇到突然超車、變道不打燈的司機是最讓人糟心的,但是‘雙創’以來,明顯感覺到司機開車陋習變少了。”
海口“雙創”以整治“臟亂差”為突破口,重點抓好城鄉環境衛生治理、道路交通秩序治理、日常市容市貌治理、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公共安全秩序治理、城鄉公共衛生治理等“六大治理”,一批老大難問題逐步解決,整潔有序、溫馨文明的環境日益呈現在眼前。
今年2月,一位在海口賣蝦餅的阿婆的遭遇牽動著廣大市民的心。網友發帖稱,在龍華區坡巷村路口賣蝦餅的七旬阿婆,每天靠炸餅謀生,他號召附近居民朋友能多光顧阿婆的生意,并呼吁相關部門給阿婆一個正規的攤位擺攤。該帖即刻引起海口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不僅幫助阿婆解決了臨時攤位,并送上人文關懷,市委宣傳部門還第一時間回信給該名網友。
網友發帖關注海口“雙創”中的個體命運,政府回應迅速給力,不斷突顯著城市動人溫情。
雙創 讓溫暖在城市流淌
市民是城市的主體,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每一位市民發自內心的支持和參與,成為海口“雙創”工作的原動力和生命力。“雙創”以來,市民、企業從以前的觀望等待,向現在的主動參與轉變;占道經營者從以前的抗拒阻撓,向現在的主動配合、轉崗轉業轉變。
“開展‘雙創’工作,我知曉、我參與、我奉獻。”在海口,從大學生志愿者到企業志愿者,再到社區志愿者,越來越多的市民自覺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雙創”的隊伍中。平日里,隨處可見到他們的身影,在路口維持交通秩序、在公園或海邊撿拾垃圾、在社區助老助殘。
不斷涌現的好人好事彰顯著海口溫度:“候鳥”老人摔倒,熱心市民送醫不留名;女子突發疾病倒地,海口協警雨中為其撐傘;普通市民薛小蘭六年如一日免費為環衛工人送茶水;面館老板馬牙古拜創業負債20萬仍拾金不昧,將撿到的6萬多元現金歸還失主;“好醫生”吳永贊投身麻風病防治49年,退休后再“上崗”開皮膚病診所,用余熱服務鄉鄰……一張張面孔,體現了這座城市濃濃的人情味。
善人者,人亦善之。志愿者龍桂娟,在失去一只胳膊、體弱多病并且生活拮據的困境下,多年來卻從未停止奉獻愛心的腳步,遇到有困難的人主動幫助,遇到有需要捐助的人慷慨解囊。本報“暖心服務小站”報道她的情況后,許多熱心市民、愛心企業和義工朋友紛紛伸出援手送去關懷,新建康美兆體檢醫院更是主動為其提供免費全身體檢。
“雙創”,猶如一場“幸福風暴”,將文明融入城市發展的血液中,具化為每個市民的自覺行動。溫暖,正在全城流淌。
雙創 催生黨員干部新風
“雙創”模式下,我市廣大黨員干部的作風也在悄然轉變,部分干部從過去習慣性的“推、等、靠、要、慵、懶、怠”,向現在的主動身體力行“5+2、白加黑”、“釘釘子”、“馬上就辦”和“拍拍看”的“四種精神”轉變。各職能部門以開展“雙創”為契機,抓發展、抓管理、抓作風,更加堅定了工作的信心,積極向上的氛圍更濃了,干勁也更足了。
“三無小區”是海口“雙創”工作中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美蘭區博愛街道南聯社區轄區內有近10家“三無小區”, “雙創”以來,社區干部發揚“5+2、白加黑”精神,不厭其煩地到“三無小區”做居民思想工作,發動他們主動配合支持“雙創”。“群眾一次不理解的,我們就第二次、第三次反復上門,跟他們多做思想工作,和他們的家人積極溝通,多說‘雙創’對老百姓的好處。”南聯社區居委會主任呂川說。
針對秀英轄區內街面樓棟間及住宅小區網線架空鋪設不規范,破壞城市建筑物外立面整潔美觀的亂象,秀英城管局發揚“馬上就辦”精神,向電信、聯通、移動三大通信運營商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
五源河出海口因長滿水浮蓮堵塞河道,秀英區長流鎮在屬地巡查中發現后,區環衛局及長流鎮密切配合,于第二天凌晨5點多開始,組織近100人對五源河道及沿岸的垃圾進行清理。
在“三車”整治、占道經營清理、農貿市場升級等一個又一個“雙創”重點難點攻堅戰現場,黨員干部不辭辛勞,任勞任怨。“雙創”中,城管、交警、交通等部門始終堅守在一線,各級干部始終保持激情,保持沖勁、韌勁和干勁,換來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換來了每一位市民的獲得感。
“十三五”開局之年,新的起點,對照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的坐標,一幅生動盎然的椰城壯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海口網3月18日訊
?
?
相關鏈接:
市紀委赴新埠街道督導“雙創”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