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冷戰”期間,德國西部一個小村莊的居民沒有想到,他們住在一座巨大金庫上,里面存放著成堆的現金,以供聯邦德國政府在核大戰或其他危急情況時使用。
18日,這座昔日的央行緊急儲備金庫首次向公眾開放。
這座金庫位于科赫姆市的一個村莊里,1964年投入使用,1988年關閉。金庫里存放著聯邦德國中央銀行特別印制的鈔票,與當時流通的鈔票不一樣。
這些西德馬克面值折合大約116億美元。如果發生核戰爭、大規模通貨膨脹或假鈔大量涌入的情況,西德央行就將動用它們。
西德政府當時修建了兩個這樣的金庫,另一個在法蘭克福。科赫姆的金庫位于地下30米深處,由一套隧道系統組成,總長度大約300米,總面積超過8000平方米。它的墻體為厚度達一米的混凝土,隧道內的門重量達1噸,以抵御核爆炸沖擊波。金庫的選址也頗有深意。這個村子位于河谷中,一旦西德遭核彈攻擊,村子幸免于難的可能性較大。
金庫的入口位于不起眼的民居中。修建金庫時,政府告訴村民這是民防設施。直到金庫廢棄后,村民們才知道自己20多年來一直住在一座巨大的“金山”上。
當地一對夫妻2014年買下金庫,把它改造成博物館,于18日對外開放參觀。
作為戰備設施,金庫中當年還儲存了食品、水,配備了先進的通信設備,可供175人維持兩周。
改造完畢的金庫中展示了當年裝現金用的袋子和箱子,其中一個錢袋上的標簽顯示,里面當時裝了200萬馬克。金庫使用期間,西德央行的官員經常過來查點,展品包括他們查驗后所作記錄。
館主夫婦打算把金庫入口所處的房屋改建成旅社,希望為當地吸引更多游客。(惠曉霜)(新華社專特稿)
?
?
相關鏈接:
德國經濟界看高克訪華:加快“工業4.0”對接“中國制造2025”?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