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3日電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機場和一處地鐵站22日上午先后發生爆炸,已造成數十人傷亡。這無疑是繼去年法國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之后發生在歐洲的又一次重大恐襲事件。
專家認為,歐洲面臨的恐怖威脅正呈現出范圍擴大、內生性增強的特點。從深層次看,歐洲頻繁遇襲有重要外因,但也與其自身的諸多問題密切相關。歐洲只有從戰術和戰略層面同時入手,采取切實措施,才能有效遏制恐怖主義活動。
【從“法國戰爭”到“歐洲戰爭”】
法國總理曼努埃爾·瓦爾斯22日在布魯塞爾恐怖襲擊發生后說:“歐洲處于戰爭狀態。恐怖威脅保持在最高級別。”
這不由讓人聯想起,在去年11月巴黎恐襲后,法國總統奧朗德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并稱“法國已經進入戰爭”。
短短4個多月,歐洲兩個大都市先后遭遇重大恐怖襲擊。這反映出歐洲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正在加劇。雖然用“戰爭”來形容目前的狀況有點夸張,但也的確反映出歐洲人的極度不安。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反恐怖學院教授吳紹忠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巴黎恐怖襲擊之后,歐洲加強了對恐怖主義的打擊力度,但布魯塞爾襲擊事件的發生證明,恐怖主義在歐洲依然有賴以存在的土壤。
據報道,歐盟刑警組織英國負責人羅布·溫賴特不久前透露,5000多名“圣戰者”可能在接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培訓之后進入歐洲。他認為,歐洲現在正面臨10年來最大的恐怖主義威脅,“伊斯蘭國”或其他恐怖組織可能在歐洲發動新的襲擊,造成更多的平民傷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