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活品質指數提升最快
本市首發和諧宜居之都監測評價結果 高峰擁堵和霧霾仍是“痛點”
“十二五”以來,北京的和諧宜居總指數逐年上升,2015年達到118.9,比2010年提高18.9個點,年均提升3.8個點。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天舉行新聞發布會,首次公布了本市“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監測評價結果。
宜居指數 2015年增幅居歷年之首
監測評價結果顯示,去年和諧宜居之都建設是最“給力”的一年,總指數比上年提升6.6個點,增幅居歷年首位。從建設進度看,去年總指數為118.9,與2020年目標值總指數133相比還差14.1個點,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超半”。
那么,北京的宜居程度究竟在國際大都市中處于什么位置?市統計局監測與評價處處長趙桂林表示,根據英國和美國比較公認和知名的兩份全球城市宜居性和生活質量調查評價,北京的宜居程度在全球處于國際中等水平。
生活品質 指數提升最快貢獻最大
北京市經濟社會調查總隊總隊長魏小真介紹說,“十二五”期間,北京“生活品質”指數提升5.3個點,對總指數貢獻率最大,達28%。市民可以感受到的是,軌道交通越來越便利,電影院、文化館和博物館越來越多,養老床位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加快。
水質達標率顯著上升,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空氣質量在努力改善……隨著環境狀況逐步優化改善,“環境宜人”指數提升3.4個點。“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程不斷加快,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和航空港旅客吞吐量較快增長,“開放創新”指數提升3.8個點。此外,社會治安、交通安全、生產安全程度近年均有所提高,“城市安全”指數提升3.4個點。去年居民收入與GDP保持同步提高,京津冀城鎮化率穩步增長,“社會和諧”指數提升3個點。
仍需改善 擁堵、霧霾仍較嚴重
魏小真表示,從評價結果看,北京“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建設在部分領域仍需重點改善。首先,交通擁堵需繼續緩解。近兩年來,北京在公共交通、路網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中心城路網早晚高峰時段擁堵指數峰值仍然較高,擁堵比較嚴重;與東京、倫敦等國際大城市相比,北京中心城的軌道線網密度明顯偏低。
其次,空氣質量需繼續改善。PM2.5年均濃度近兩年雖不斷下降,但目前仍超國家標準。
第三,水資源匱乏短板依然明顯,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占國際缺水警戒線水平不到15%。
第四,開放包容程度需繼續提升。入境旅游人數近年來連續下降,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雖有較快增長,但與倫敦、東京等國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呼聲最高 改善空氣質量受關注
作為評價體系的補充,統計部門同時面向居民進行了滿意度調查,超7成(70.2%)被訪居民表示對北京和諧宜居建設有信心。
和諧宜居建設最需改善哪些地方?調查顯示:在城市安全方面,76.8%的居民認為食品安全最需改善,其次為交通安全、飲用水安全、藥品安全、社會治安。在公共服務方面,居民對教育、醫療、交通、養老等關注度都比較高,74.4%的居民期待改善醫療條件以提高生活品質。在生活便利方面,近七成居民認為停車難最需改善,其次是改善文化體育活動場所。
生活環境方面,改善空氣質量呼聲最高。調查中,84.2%的居民普遍關注并希望改善空氣質量,遠遠高于其他方面的垃圾處理、污水處理、違法建設、綠化美化。
社會和諧方面,治理腐敗成為居民共同心愿。調查顯示,53.8%的居民希望治理腐敗現象,其次為提升基層組織管理水平、倡導公平正義。
?
?
相關鏈接:
北京宜居程度“世界中等、國內前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