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4日電公安部、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今日下午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非法經營疫苗案調查處置進展情況。據介紹,該案各地立刑事案件69起,抓獲涉案人員130名,部分犯罪嫌疑人已經移送起訴;不排除存在疾控機構從非法途徑購買疫苗的可能。此外,疫苗短時間脫離冷鏈一般不會產生安全性問題,官方提醒公眾不必過度恐慌。
【各地查實非法疫苗案涉案者87人 涉案接種機構16家】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對查扣的疫苗進行流向數據分析,梳理出部分可能存在重大流失嫌疑的疫苗經營企業,予以立案調查。截至目前,各地已查實與涉案線索相符的人員上線41人,下線46人,排查出涉嫌違法經營藥品經營企業29家,涉嫌購進非法疫苗的接種機構16家。
下一步,各地還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對已到案的要盡快突破,核實查清疫苗流向等情況,對尚未到案的要加緊排查,爭取早日查明到案。
【食藥監總局:大量疫苗流入非法渠道 監管存漏洞】
一些疫苗接種機構與疫苗販子和經營企業長期勾結,將容易在最終消費環節出現庫存積壓甚至過期的二類疫苗在臨近有效期結束時低價甩賣給違法分子,再由違法分子通過借用經營企業資質、虛構購銷流向的方式銷售到有需求的地區和單位,特別是管理薄弱的農村偏遠地區診所或接種點。
此外,長時間大量的疫苗流入非法渠道,監管部門沒有及時發現說明在監管工作中還存在一些漏洞。
【公安部:問題疫苗事件已立案69起 抓獲嫌疑人130余人】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華敬鋒介紹,截至目前,已對非法經營疫苗案涉及的上下線逐一進行了甄別查證,各地立刑事案件69起,抓獲涉案人員130名。
公安部將對已經查清的事實清楚的,證據確鑿的要盡快移送檢察機關起訴,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近期到案的人員全面核查事實,構成犯罪的盡快提請批捕,不夠的移交行政執法部門進行處理。
【公安部:并非是價值5.7億元的疫苗流入市場】
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中龐某累計購進疫苗共計2.6億元,銷售金額3.1億,違法所得近五千萬,并不是價值5.7億元的疫苗流入市場。現在從辦案情況了解,大部分疫苗都已使用。
【衛計委:不排除疾控機構從非法途徑購買疫苗可能】
中國二類疫苗使用上實行市場化,疫苗的生產、流通企業直接向接種點供應疫苗,點多面廣,同時各個地方發展又不平衡,監管的難度就比較大。由此來看,不排除存在疾控機構從非法途徑購買疫苗這種可能,不排除個別的機構和個人為了謀取私利違法違規的情況。
【食藥監:疫苗短時間脫離冷鏈一般不會產生安全性問題】
本案中公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是涉案疫苗脫離冷鏈運輸和儲存帶來的安全有效問題。國家規定,疫苗必須在冷鏈條件下運輸儲存,脫離冷鏈條件進行運輸儲存是嚴重的違法行為,這個行為是不可容忍的,是不能允許的。除了從法律上定義之外,從科學層面來講,一個疫苗短時間脫離冷鏈一般不會產生安全性和有效性問題。
非法經營的疫苗脫離冷鏈時間目前難以確定,因此對最終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影響,相對來說難以做出非常準確的判斷,但脫離冷鏈的疫苗一般并不增加異常反應的概率。食藥監總局提醒公眾不必過度恐慌,該接種的疫苗一定要及時接種。
【衛計委:做好涉案疫苗受種者的風險評估】
衛計委正在與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密切協作,根據其組織專家對脫離冷鏈儲存的疫苗質量及安全性的評估情況,做好涉案疫苗受種者的風險評估,研究提出針對性的分類處理措施。同時加強異常反應監測,制定預案,發現問題能夠及時進行處置。
從目前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情況分析看,報告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數量,沒有出現異常增多的情況,目前監測的異常反應發生率與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其他國家發生率基本持平,沒有超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范圍。
【食藥監總局:國產疫苗約占全國實際接種量95%】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產國,目前共有41家疫苗生產企業,可以生產64種疫苗,相對應的預防34種傳染病,每年的產能超過10億劑,每年接種量達到7億劑,國產疫苗約占全國實際接種量的95%,除了個別的疫苗,國內沒有生產需要進口以外,主要的還是靠國內的疫苗,滿足國內接種疫苗的需要。(據網絡直播文字整理)
?
?
相關鏈接:
專業角度看疫苗 國家免疫專家權威答疑疫苗六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