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追蹤《海口一老人公交車上突然暈倒公交車變成“救護車”急送醫》市民為救人司機豎大拇指,他卻為全車乘客點贊
“乘客才是最棒的!”
陳其厚師傅
3月25日,媒體報道了海口市公交集團二分公司9路公交車司機陳其厚遇到7旬老人暈迷,他把公交車開成“救護車”,更改路線、連闖多個紅燈,與乘客一起送老人到醫院搶救。對于陳師傅的善舉,不少市民為他豎大拇指。25日,陳師傅“被迫”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他是一名公交車司機,這樣做是應該的,別的司機遇到也會跟他一樣,“應該給車上的乘客們點贊,他們是最棒的。”
老人突然抽搐暈迷
司機乘客伸手相救
24日下午,75歲的梁阿婆乘坐9路公交車回家,同行的還有她的女兒。到達南沙路時女兒先下車了,梁阿婆再乘坐幾個站就到達高登街的家了。18時左右,由于是下班高峰期,公交車上大約有70名乘客,不但人多擁擠,道路也十分擁堵,當車到達汽車南站附近時,梁阿婆突然感覺到身體不適,隨即抽搐暈迷。
“司機、司機……老人暈過去了,怎么辦?”坐在梁阿婆身旁的一名年輕小伙子著急地喊著。陳師傅急忙把車子靠邊停下,回頭看到老人身體后仰,不停地抽搐著,情況很是危急,小伙子正在幫其按壓手部緩解,其他乘客自覺的擠出一個空間,讓老人更好的呼吸,有的還在旁邊出主意幫忙。
陳師傅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并發動機車,試圖沿線路從南海大道拐上龍昆南路,可是剛開出沒幾米遠車子就被堵住了,如果按照原來的線路行駛,將會花很長時間才能到達距離這里最近的187醫院。
“這條路這么堵,我們走不了,救護車估計也趕不到。”車上的乘客和陳師傅商議后決定改道,盡管這樣會耽誤一些人的時間,但是大家不但不反對,還十分支持改道救人,有的乘客還再次撥打電話,讓187醫院的醫護人員在醫院門口準備。
司機更改路線
全車乘客沒有怨言
陳師傅駕車行駛到華庭路口時,果斷改道駛上華庭路,這條小路路況相對南海大道好一點,但在晚高峰時段,也不時出現擁堵,而車上老人的情況越來越危急。
“我看到交警經過,便讓乘客去請交警幫忙。”陳師傅說,交警了解情況后立即調轉車頭,開到前面給他們開道。
在交警的引路下,陳師傅駕車從城西路繞到椰海大道,又從海口火車東站繞到187醫院,一路下來他闖了多個紅燈,用了約30分鐘才抵達187醫院。此時,急診科門口,醫護人員已經做好準備。車門一打開,幾名乘客便一起把老人抬到了擔架床上。
老人被送去搶救后,陳師傅和乘客們準備上車離開,這時,一名交警上來拍下了陳師傅的工作證,表示要為他免除闖紅燈的處罰作證。當時在車上的乘客李先生稱,那救助老人的一幕讓他很感動,車上的幾十人都沒有抱怨。
當晚22時左右,梁阿婆無大礙后,其家人為其辦理了出院手續。“如果沒有好心的陳師傅,我媽媽就危險了。”梁阿婆的兒子周先生表示,目前,他母親身體狀態還不錯,主要癥狀是高血壓,等身體完全恢復后,他和母親要當面感謝陳師傅,同時也要向車上的熱心乘客說聲謝謝。
前幾天剛撿包還乘客
熱心司機經常做好事
25日上午10時左右,身材瘦高的陳師傅停好車子走進9路公交車調度室,看到多家媒體記者正準備采訪他。“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很平常的事情,不要采訪了。”陳師傅不斷搖手不愿接受記者們的采訪,因為他認為這樣的事情,每個司機遇到都會這樣做,“最該被贊的是乘客,他們是最棒的!”
經過工作人員與他溝通,陳師傅才介紹起了當時的情況,然后一再強調自己的行為是應該的,還稱他們現在開公交車“不是拉貨,是拉人”,單位對服務有著更高的要求,同時希望市民們能夠更加理解他們的工作。
據了解,52歲的陳師傅是海口龍泉鎮人,曾是海口一家工廠的下崗職工,從事過很多個行業,2010年再次改行,當了一名公交車司機,最先開的是22路公交車,一年前才改為9路公交車。
“陳師傅做了很多好事,你看這封感謝信,是感謝他拾金不昧的。”一名調度員指著辦公室墻上新貼的紅紙稱,幾天前,一名丟包的乘客專程送來感謝信。“陳師傅為乘客服務是很不錯的。”調度員說。對于那封感謝信,陳師傅也同樣顯得害羞,還是稱“那種事是我們司機應該做的,很平常的事情。”
?
?
?
相關鏈接:
海口公交司機拾獲老人存折 失主送錦旗致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