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鐘欣 攝
中新社北京1月27日電 (記者張素)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布的《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中表示,中國始終致力于同各國一道推動建立國際核安全應急體系,促進各國共享和平利用核能事業成果。
白皮書指出,中國是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與國際組織及世界有關國家核應急領域合作與交流不斷拓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積極加入相關國際公約,在公約機制內始終致力于同各國一道推動建立和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應急體系。
中國自1984年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以來,先后加入《核事故或輻射緊急情況援助公約》、《及早通報核事故公約》、《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核安全公約》、《制止核恐怖主義行為國際公約》等國際公約。
其次是積極履行核應急國際義務,響應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大會提出的各項倡議。中國代表團出席了歷次國際原子能機構組織的核應急主管當局會議和核安全公約履約大會,負責任地提交核應急、核安全履約國家報告。
白皮書稱,中國多次參加國際原子能機構組織的公約演習活動,推薦中國核應急領域的專家學者數百人次參加國際原子能機構開展的工作。2014年5月,中國加入“國際核應急響應與援助網絡”。
在雙邊交流方面,1984年以來,中國先后與巴西、阿根廷、英國、美國、韓國、俄羅斯、法國等30多個國家簽訂雙邊核能合作協定,開展包括核應急在內的合作與交流。
其中,中國同美國合作在華建設核安保示范中心,為地區乃至國際核安保技術交流合作提供平臺。在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框架內設立中俄核問題分委會機制。中國與法國建立中法核能合作協調委員會機制。
在多邊合作方面,中國國家領導人先后出席2010年華盛頓核安全峰會、2012年首爾核安全峰會、2014年海牙核安全峰會,呼吁國際社會加強核安全應急管理、提升核安全應急能力。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曾舉辦“嚴重核事故下核應急準備與響應”亞太地區培訓班,為11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提供交流平臺。中國還通過亞洲核安全網絡、亞洲核合作論壇、亞太地區核技術合作協定等機制,在地區合作交流中積極發揮作用。
白皮書特別談到中國積極開展應對福島核事故合作交流。中國在第一時間啟動核應急響應機制,開展本國應對工作,同時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向日本政府表明提供輻射監測、醫療救護等援助的意愿。2011年5月應日本政府邀請,組織專家代表團赴日進行交流,提出處置意見建議。事故發生4年多來,中國也與國際組織總結探討后福島時代核應急領域重大問題。
白皮書還強調,中國參考國際原子能機構在福島核事故后發布的《核安全行動計劃》,全面改進國家核應急準備與響應工作,全面檢查所有核設施營運單位核應急工作,堅持采用最先進的技術、執行最嚴格的標準,全面提升核應急管理,努力把核應急提高到新水平。
“繼續深化核應急領域國際合作,推進建立面向未來的國際核安全應急體系。”白皮書說。(完)
?
?
相關鏈接:
中國銀行發布“跨境電商服務白皮書”
2015微博體育白皮書:孫楊粉絲量多 寧澤濤影響深
海南首次對外發布氣象服務白皮書 去年氣象災害重
日發布防衛白皮書概要 安倍又為整軍備戰制造借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