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李寧認為,中捷兩國進行合作,正好可以實現“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通過合作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增強兩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3月2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離開北京,應捷克共和國總統澤曼邀請,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3月28日人民網)
捷克是中東歐地區和歐盟的重要國家,有著特殊的地緣位置。它西鄰德國,北接波蘭,無論是在地理上、還是政治上都位于東西歐交界處。特殊的地緣位置決定了它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中國企業在捷克投資建設,可以極大地減少運營成本,拓展東西歐市場。
習近平主席首訪中東歐選擇捷克,對于中東歐乃至整個歐洲發展對華友好關系,將起到帶動和引領作用,促進中歐各自發展戰略的對接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這對企業來說,是莫大的“福音”,將為企業投資帶來穩定的政治環境和便捷優惠的政策環境。
“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目前也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相關數據顯示,在全球貿易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依然超過了一萬億美元,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以上。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數據。
去年11月,捷克與中國簽署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府間合作諒解備忘錄,是16個中東歐國家中首批簽署此類合作文件的國家之一。習近平主席此次出訪,將會簽署很多合作合同和文件,將政府間合作諒解備忘錄落實為具體的合作項目,這將有利于兩國建立堅實的合作基礎,豐富發展兩國人民的利益。
取長補短,發揮比較優勢,可以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我國有市場、有資金、有產能,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需要走向國際市場。捷克被譽為“歐洲之心”,是歐洲老牌工業國,工業基礎雄厚,在機械加工、汽車制造、航空等領域具有獨特優勢。中捷兩國進行合作,正好可以實現“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通過合作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增強兩國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
相關鏈接:
“習主席訪問捷克”漫評①:開啟中捷關系新篇章?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