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謝冕在研討會上發(fā)言。
海口網3月30日消息(記者陳五男 攝影報道)3月30日,“一帶一路”與當代詩歌研討會在海口舉辦。在詩歌論壇上,詩人們圍繞“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當代詩歌這一主題進行討論。
詩人、四川大學教授向以鮮認為,“一帶一路”與詩歌創(chuàng)作有著久遠的歷史聯(lián)系。中國當代詩人面臨兩個傳統(tǒng),一個是祖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一個是外來的歐美傳統(tǒng),這兩種傳統(tǒng)恰恰對應了“一帶一路”的提法。“海南的三角梅,是‘一帶一路’的一個象征和對應。”向以鮮提到,三角梅原生于南美巴西,十八世紀后期被一個法國航海家發(fā)現(xiàn),19世紀經過印度洋、太平洋來到東南亞,20世紀50年代在中國廣東等南方溫暖地區(qū)種植,“它的遷移線路與‘一帶一路’,尤其是與海上絲綢之路相對應的。”他說,三角梅不僅是一種植物,還體現(xiàn)著海南人民對世界文化的擁抱,是開放、包容精神和本土特色的完美融合。
“一帶一路”與當代詩歌研討會在海口舉辦。
作為海南本土詩人,李其文對三角梅有著別樣的情感。他提到,家里此前曾種過一株三角梅,沒多久這株三角梅突然枯萎,葉子也凋落了。當時一度以為它會枯死,但還是堅持給它澆水。“某一天早上,突然發(fā)現(xiàn)它抽芽了!生命原來就在我們的不經意間萌發(fā)。”為此,李其文寫下了那首《一株三角梅的命運》,他說,對于土生土長的海南人來說,三角梅看似普通,但實際上已烙印在海南人的骨子里。
大海、高山、河流,海南有很多自然獨特的資源。“作為詩歌創(chuàng)作者,我們應該沿著這樣的思路,通過詩歌作品,把海南發(fā)展的資源優(yōu)越性、環(huán)境優(yōu)越性以及人文優(yōu)越性,通過作品與‘一帶一路’貫穿起來,讓更多人了解海南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發(fā)展方向和脈絡。”李其文說。
來自省內外的詩人圍繞“一帶一路”與當代詩歌展開討論。
“有時候,我只善于意淫 像海南的一株三角梅 埋伏在椰子樹下 找到一些刻著字的石頭 無奈地稱之為‘天涯’……”詩人布立臣剛抵達海口,便寫下了這首《三角梅》,他說,站在椰樹下的三角梅,椰樹很挺拔,三角梅很嬌小,但它的艷麗卻給人無限的驚喜和想象。
詩歌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謝冕對海南寄予大希望,他說,希望詩人們能多到海南走一走,把內地文化與海南文化相結合,寫出好詩作,也希望海南本土詩人寫出不愧于這片土地的好詩作。
謝冕說,海洋是通向世界的,文學藝術尤其是詩歌要想走向世界,可以借助這個優(yōu)勢地理條件,海口在這方面,占據著優(yōu)勢條件。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有利條件,把中國詩歌傳向世界,把中國文化傳向世界。
詩人們在論壇上發(fā)言。
?
?
?
相關鏈接:
相約美麗 邂逅浪漫 “椰樹下的三角梅”讓你遇見詩意海口
海口“椰樹下的三角梅”詩會活動正式啟動 40多名詩人將傾情創(chuàng)作
海口堅韌向上的精神符號——11省區(qū)市藝術家海口采風創(chuàng)作三角梅綜述
深挖三角梅文化 打造海口魅力名片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