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印留在基層 口碑留在百姓心中
中國江西網訊記者王樊、鄔強報道:“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年僅四十五歲的南昌縣向塘鎮黨委委員趙長仁鞠躬盡瘁倒在走訪群眾途中。一個年輕的生命、一位人民的好公仆,他用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本色,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當代的“公仆”贊歌。
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網友“酷格格”在中國江西網發出倡議,號召網友網上獻花祭奠“最美公仆”趙長仁,希望他對工作的執著,對事業的堅持,能夠在讓我們重新拾回遺失的夢想,活出最有價值的人生。
3月30日,蒙蒙細雨中,中國江西網全媒體采訪團隊來到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向塘鎮。在趙長仁曾經工作過的這片熱土上,他沒有留下什么豪言壯語,也沒有做出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可是他用雙腳丈量過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詮釋著一位人民公仆的忠誠勤勉;他用心走訪的每一戶群眾,都從他身上看見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子情懷。
腳印留在基層 口碑留在百姓心中
趙長仁的工作筆記(記者王樊攝)
事件回放
45歲基層黨員干部工作時倒下 手邊散落工作筆記
今年2月3日,和熙的陽光灑在南昌縣向塘鎮黃堂村的村道上。路旁,年僅45歲的趙長仁倒在地上,手邊,散落著他的工作筆記。
趙長仁倒下時隨身攜帶著文件袋,里面裝的全是網格走訪資料,有群眾訴求辦結情況,還有困難戶名單、還有網格化走訪臺賬……
自從去年5月以來,南昌縣啟動社會治理網格化管理工作,趙長仁所負責的“網格點”就在黃堂村。當日上午,趙長仁和往常一樣,前往向塘鎮黃塘村走訪群眾。春節期間,他每天都要前往黃堂村走訪,去聯系、宣傳、服務群眾,每周三晚上,則是去集中收集問題以便調度解決。
“當時他下車時,手捂著頭”,向塘鎮計生辦主任、黃堂村黨支部書記羅勇回憶,2月3日上午9時許,他看見趙長仁來村里走訪,還上前詢問“是不是不舒服”。他卻回答說,“沒事,頭不舒服。年終事太多,今天還要走訪,挺一挺就過去了”。
據村民回憶,趙長仁最后去的地方是村民傅伍華開的超市。“他從超市出來,就倒在旁邊不遠”,羅勇眼含淚光說。
2016年2月3日上午11點05分,趙長仁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那一刻,他因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倒在了走訪慰問基層群眾的路上。后經搶救無效,于2月5日上午8時許離世,年僅45歲。
腳印留在基層 口碑留在百姓心中
趙長仁的同事說,趙長仁“工作上癮”是出了名的(記者王樊攝)
“虧待”自己
同事和妻子眼中的“工作狂” 養傷期間仍心系工作
在向塘鎮的黨員干部中,沒有人不認識趙長仁,因為他“工作上癮”是出了名的。
趙長仁的同事萬贛臨告訴記者,此前趙長仁并沒有透露病情,“但是事后我們發現他的血糖有14點多,很高,可能之前就有病痛。”
原來,帶病堅持工作對趙長仁來說并非偶然。當地領導考慮到他有嚴重眼疾,幾次想給他換個輕松的崗位,都被他婉言謝絕了。
“我沒看過工作這么較真的人。”向塘鎮農業辦干部汪桂華回憶說,趙長仁分管鎮里的農業工作將近2年時間,事無巨細都要自己親自過問,農民家里改水、改廁,他也要親眼看一看才放心,生怕施工過程中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前腳檢查完了農村清潔工程的質量,后腳就參加掛點村里的村民理事會,緊接著水也不喝一口,又趕到縣里去為全鎮36戶養豬大戶爭取沼氣項目指標。一天就這樣馬不停蹄地干,到了晚上還要披星戴月去“網格點”上走訪群眾,“真正就像是鐵打的一樣”。
“結婚以后,很少能和他晚上在一起吃飯。”在妻子張明霞的腦海里,趙長仁是個“經常不著家”的丈夫,“白天保證看不到他,晚上不保證能看到他”。好不容易等到“五一”放假,張明霞想讓丈夫在家休息幾天,趙長仁又要值班。看著妻子生氣的樣子,趙長仁小心翼翼地賠不是,笑著勸妻子要理解自己的工作,他說:“啥叫為人民服務?這不就是為人民服務么?要不怎么說共產黨員要講奉獻呢!”趙長仁很少在家,但在家也總跟妻子嘮叨自己的工作,聽的時間長了,像“網格化”“土地確權”“農村清潔工程”這些工作詞匯,張明霞也能如數家珍,慢慢地也能理解丈夫的工作,只是免不了心疼他:“但凡有時間在家,他就想睡覺,因為他實在是太累了。”
去年11月22日,趙長仁又是工作到深夜才回到家,但因長期過度勞累,頭暈目眩,進得門來,腳步蹣跚,不慎摔倒,導致左腿腳踝骨折。第二天,他心中放不下土地確權工作,忍著骨折劇痛去上班,但是腳踝腫得不像話,在同事的苦勸下才到醫院去看病,醫生對他提出了嚴厲的斥責:“你這樣拖下去,就要做手術了!”,最后根據醫院的建議,還是單位上按規定強行要求他在家休養三個月。休假期間,他總是牽掛自己負責的工作,沒過幾天,他從一個老干部那里得知,向塘新村某戶人家發生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情況比較復雜,很難處理,而鎮經管辦的同志知道他因傷在家休假,也沒告訴他這件事。結果,趙長仁知道情況以后,悄悄地瞞著妻子,一個人拄著拐棍就下了鄉,硬是深一腳淺一腳地到了糾紛現場調解矛盾,讓在場的干部和群眾都非常感動。
在家休養僅一個半月,他實在坐不住了,他又跟妻子說:“我的腳傷好像好得差不多了,快過年了,同事們都在忙,我坐在家里實在不好意思,我要去上班。”妻子火了,說怎么會有這樣的人,病還沒全好,有假都不休,真是不要命了,可最終還是拗不過他,趙長仁提前結束休假回到單位上班,馬上又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之中。
腳印留在基層 口碑留在百姓心中
黃堂村村民說,趙長仁“沒架子,說話和氣,從來不打官腔”(記者王樊攝)
追憶生平
群眾眼中的貼心人 真誠贏得老百姓的心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趙長仁是千千萬萬個基層黨員干部中的普通一員。他們工作在第一線,直接面對群眾,直接與群眾打交道,是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宣傳者、執行者、落實者。
2007年,趙長仁到向塘鎮工作,擔任副鎮長,2011年擔任向塘鎮黨委委員。2015年5月27日南昌縣社會治理網格化工作啟動,趙長仁擔任向塘鎮首任網格辦主任。
“組織宣傳、工青婦、統戰、老干部、農業農村、新農村建設、網格化管理”,這些是趙長仁平時分管的工作,單獨拎出哪一件來,都是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可他硬是沒日沒夜、加班加點地把這一樁樁事情都辦得有聲有色。同時,他還蹲點聯系黃堂村。
黃塘村老黨員鄧必舫至今還記得戴著眼鏡的趙長仁坐在他家里和他嘮家常的樣子,他回憶道:“那是個做事的干部,沒架子,說話很和氣,也從來不打官腔,來找我們了解村里的情況,經常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辦起事來也是雷厲風行。”去年,鄧必舫向趙長仁反映村邊那座臨時修建的簡易鐵橋存在安全隱患,擔心即將到來的雨雪冰凍天氣會讓過往的車輛和行人發生事故。沒想到,第二天趙長仁就協調相關職能部門把這座存在安全隱患的鐵橋給封了。為了解決周邊群眾出行難的問題,他又積極多方協調、四處奔波,奮力爭取項目修繕堤頂公路,力爭把這件事情辦得圓滿,老百姓聽說以后都交口稱贊。
對待群眾,趙長仁總是面帶微笑,真誠相待。在黃塘村村民胡件妹的記憶里,趙長仁每個星期三都會到村里來走訪群眾、了解情況。老百姓只要有訴求,他都會認真聽、仔細記、盡力辦。胡件妹是村里的困難戶,家里兒子又患上了尿毒癥,經濟非常拮據。趙長仁了解到她家的情況后,極力幫助她按照政策申報,在根據國家政策享受低保、兩次透析免費的基礎上,又幫助胡件妹的兒子申請減免了部分用藥的費用,并按照規定幫助她申報為鎮里的困難黨員進行幫扶,使她能享受一定的經濟補助,極大地緩解了這一家子的燃眉之急。
腳上沾滿泥土,心中自然會沉淀真情。趙長仁從心里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以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踐行著黨的群眾路線,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中國江西網(江西手機報)記者翻閱趙長仁近期的工作日志,里面密密麻麻地寫著上戶走訪的群眾信息、困難原因、群眾訴求辦結情況、困難戶名單以及網格化走訪臺賬等。看著他寫下的這些點滴,令人肅然起敬。
腳印留在基層 口碑留在百姓心中
趙長仁在走訪困難群眾(資料圖)
誓言無聲
把腳印留在基層 把口碑留在百姓心中
“動人以言者,其感不深”。趙長仁沒有留下什么豪言壯語,也沒有做出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可是他長期扎根基層,兢兢業業為黨工作,勤勤懇懇為民服務,以無數的平凡事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價值,在群眾中豎起了一座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為廣大黨員干部樹立了甘奉獻、講原則、敢擔當的好榜樣。
趙長仁的工作地點在向塘鎮,家在南昌縣城蓮塘鎮,兩地相距幾十公里,而他又經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來往很不方便,只好買輛二手車代步。平日里因公下基層,他經常開著自己的車去,卻從來沒有向單位報銷過一分錢的汽油費。鄉村的道路不平坦,車子的底盤又低,經常跟地面發生摩擦碰撞,導致車況不好,老是漏油,他每次都是自己掏腰包去修車,卻從來沒有向單位申請任何經濟補助。有時候,同事要外出辦公,而單位車輛一時調配不開,他的這輛“老爺車”就成了“臨時公車”,或他代開,或無償給大家使用。
有一次,當地劍霞村的一名生態農業合作社的法人代表來找趙長仁,要求他簽字推薦該合作社為市一級的優秀合作社,一旦成功獲評,就能拿到不菲的獎補資金。然而,趙長仁發現,鎮里還沒有進行過這方面的初選,批了不僅有損公平,也可能引發不必要的矛盾。于是,趙長仁就頂著壓力硬是沒簽這個字。最后,這個試圖走捷徑的人只好悻悻而歸。
2015年以前,趙長仁在鎮里的山背村掛點,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較好,工作相對簡單,平常不用干部勞神費力,是一些人眼里的“香餑餑”。然而,2015年年初,趙長仁主動向鎮黨委提出,把自己調整到鎮里治安情況最復雜、事情最難管的黃塘村掛點。鎮領導問原因,趙長仁的回答也很簡單,因為自己分管農業農村工作,而黃塘村是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這樣可以更方便地掌握相關情況,也有利于鎮里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推進。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趙長仁常懷一顆赤子之心,把腳印留在了基層,把口碑留在了民心。暈倒的當天,他并未開自己的私家車來上班,而是乘坐鎮里的大巴來上班,到了鎮里,他扶著額頭皺著眉,同時下車的羅勇問他:“你怎么啦?要不要休息?要不要去醫院看一下?”,他卻回答說:“沒事,頭不舒服。年終事太多,今天還要走訪,挺一挺就過去了”。然而,長期的勞累使他的身體不堪重負,他終于沒有挺過去,倒在了為群眾奔忙的路上。
他心中有黨、心中有責、心中有人民,唯獨沒有自己,但向塘鎮的百姓卻把他記在心里,永遠。近日,南昌縣決定開展“向趙長榮同志學習”活動。
趙長仁,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詮釋了“人民公仆”的涵義;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鐫刻了不平凡的人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