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伏牛山區是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記者近日在這里走訪了解到,原本就經濟落后的山坳坳,這兩年頻遭各種名頭非法集資“光顧”,許多群眾因文化、金融知識缺乏而受騙上當,不少農戶被“洗劫一空”。
非法集資受騙群眾拿到的各種假“存單”
郭雙學家賒來的米和親戚送來的油
案件涉及眾多農戶
伏牛山區的洛陽市洛寧縣和嵩縣都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據嵩縣金融辦介紹,近兩年來,該縣已發現8起非法集資案,其中最大的一起涉及全縣10個鄉鎮3000多戶群眾,涉案金額近億元。
記者在嵩縣何村鄉橋頭村了解到,該村人均坡地不足1畝,600戶村民中400多戶的積蓄被原農信社代辦員王彥方以信用社存款的名義卷走,共計700余萬元,導致這個剛脫貧的村莊一下子返貧。村支書張宏偉說,因為全村積蓄被洗劫一空,“現在村里的小賣部東西賣不出去,村民的醫保費也收不齊”,家庭內部及鄰里矛盾越來越多,村莊不穩定,村民沒心情發展生產,村干部也感覺壓力山大。
在這個村的郭雙學家,記者看到,三間漏雨瓦房、兩間土坯房,灶房窗戶沒玻璃,家徒四壁。據郭雙學的姐姐郭艷娥介紹,多年賣豆腐積攢的錢被非法集資騙走后,郭雙學全家“一個冬天沒有吃過油”,不久前借了5塊錢買了鹽,又在小賣部賒了一小袋米,親戚送來一桶油,才勉強維持生活。2014年12月初,又氣又急的郭雙學突發腦血栓,至今昏迷不醒,女兒患有視網膜脫落,至今沒錢手術。
2015年嵩縣的鄰縣洛寧縣也排查出4起非法集資案件,其中一起涉及2.3億元2600多戶群眾。患有腦出血后遺癥的上西溝村村民夏念民,家有患病的老伴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子,“一家人每天要吃三小堆藥”,靠拾破爛積攢的1萬元積蓄被非法集資卷走后,如今吃飯都斷頓,一天只能一頓藥、一頓飯。
記者走訪被非法集資“洗劫”后的山區農村,看到幾乎全是婦幼老弱病殘的村莊一片蕭條,困難群眾比比皆是。村民李鵬飛住著漏雨房,夫妻雙雙患病,床上遮雨布,床頭掛藥瓶,夜里輸液,白天干活,政府發放給女兒的4000元助學款,也被非法集資騙走,現在連女兒每周幾十元的生活費都付不起;村民李孟福舊房扒了,新房蓋了一半,由于6萬元的蓋房款被騙走,結果成了“爛尾房”,大冬天一家人只能在外租房度日;72歲的村民李根耐身患食道癌,由于2萬元養老錢被騙光,只能賣糧賣樹化療……
后續問題難解決
記者在非法集資最嚴重的一個鄉采訪,這個有3.1萬人的貧困鄉,兩年內被非法集資騙走的村民儲蓄高達4000多萬元,全鄉的扶貧工作也因此受到影響。鄉政府原計劃將山里的1100多戶貧困戶遷至鄉鎮,還想方設法找來了開發商。但開發商得知當地許多貧困戶的積蓄被非法集資卷走后,擔心房子賣不出去,也一跑了之,搬遷扶貧只能擱淺。
2015年10月底,嵩縣何村鄉干部接到兩名群眾反映稱,他們在信用社“代辦點”存的錢取不出來了,要求政府解決。原來,2013年縣農信社撤銷了所有駐村“代辦點”,已被清理的幾名代辦員卻仍在村里吸儲,并把村民儲蓄交給了宋基誠信保險公司,賺取高息,騙了全縣3000多戶村民。
受騙村民認為農信社要負責任。嵩縣農信聯社主任張旭超說:“清理代辦點,已經在縣電視臺和村里發過告示,從法律上講,已經盡到了告知義務。村民的損失,與農信社無關。”最后,此事以非法集資立案,政府發動十幾個部門和所有鄉鎮參與處置。
一名鄉鎮干部大倒苦水說,受害群眾太多,鄉干部既要包村立案登記,又要到外地追討集資款,天天圍著“非法集資”轉,日常的事務都顧不上了。
金融監管亟待加強
記者在非法集資頻發的山區采訪,看到不少群眾被非法集資誘騙,其處境令人心酸,其對金融知識的無知也令人吃驚。許多被集資者的利息只有1分至1分3厘,有些集資者依靠在農村廣布的“熟人業務員”和“1萬掛歷、3萬鍋、5萬被罩、10萬太空被”的存款送禮品宣傳,就將老百姓的積蓄騙走。
在嵩縣宋基誠信保險公司的非法集資案中,早已被清理的駐村代辦員以信用社名義在10個鄉鎮吸儲長達兩年多,私自偽造的各種存款單據,標著和銀行相同的存款利息,不僅顏色花紅柳綠,而且樣式種類繁多,不僅村民不懂,連村干部也分不清,一些村組的集體款也因此被騙走。
據嵩縣金融辦統計,3000多平方公里的嵩縣,全縣存貸比不足40%,共計16個鄉鎮61萬人,正規金融網點卻只有55個。民生金融服務不足,多數村都是“金融空白村”。嵩縣何村鄉原來只有農信社的一個網點,后來郵政儲蓄想到鄉里來,但考慮到當地儲蓄率低,房子建成2年多也沒開業,最后改成了群眾活動室。
縣域金融監管力量薄弱、專業人才匱乏給了非法集資者可乘之機。記者調研發現,一些縣沒有保監、證監部門,銀監部門只有1人;承擔銀企對接、社會融資服務、擔保與小額貸款公司審批和打擊處置非法集資四大職能的縣金融辦只有三四個人,多數還沒有專業背景。
一名縣金融辦負責人坦言,現在,P2P、蝌蚪貸、同城貸、私募、公募……縣里能接觸到的金融名詞越來越多,上級政策也越來越多,今天讓組建擔保公司,明天讓組建保險公司,并且列入考核,但許多政策到了基層無法對接,只能比葫蘆畫瓢,結果不是政策走偏,就是出現金融風險。
針對縣域非法集資高發和金融監管薄弱的現狀,基層干部希望,國家能及時出臺處置非法集資的統一意見和辦法,及早化解非法集資風險,同時在人才、編制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充實基層金融監管力量,防范金融風險。(半月談記者李鈞德 李鵬)
?
?
相關鏈接:
北京獎勵舉報非法集資:5000元起 最高可達10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