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1日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3月28日至30日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首次以國家主席身份訪問中東歐國家,也是兩國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捷克。外媒稱,捷克是中東歐地區和歐盟的重要國家,在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倡議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中方此訪將帶動和引領中東歐乃至整個歐洲發展對華友好關系。
中捷締結戰略伙伴兩國關系進入最好時期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當地時間29日,習近平在布拉格同捷克總統澤曼舉行會談。兩國元首一致同意,將中捷關系提升為戰略伙伴關系,推動中捷關系再上新臺階。
美國《僑報》指出,習近平此訪創造了“三個第一”:中捷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訪問捷克,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第一次訪問中東歐地區國家和2016年第一次出訪歐洲。
法新社報道稱,在習近平訪問捷克期間,兩國共簽署了十幾個雙邊關系備忘錄,而戰略伙伴關系意味著中國將加強在捷克的投資。澤曼表示,他希望捷克成為中國進入歐洲的門戶,并預計中國在捷克的投資在今年有望達到35億歐元。
法國《回聲報》網站稱,雙方在商貿、基礎設施、金融、衛生、航天、科技等方面達成了多個協議,總額達數十億美元。
瑞士《新蘇黎世報》稱,捷克總統澤曼表示,捷中雙邊關系就此揭開了新的篇章。澤曼認為,以前的各屆政府一味屈從于來自美國和歐盟的壓力,而現在捷克又成了一個獨立的國家,政府會制定符合本國利益的外交政策。
據拉美社3月29日報道,兩國的官員和專家認為,中捷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到目前為止,中國是捷克在歐盟以外的最大貿易伙伴,捷克連續多年保持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第二大貿易伙伴的地位。
捷克欲借“一帶一路”東風 雙方合作大有可為
捷克有著特殊的地緣位置。它西鄰德國,北接波蘭,無論是在地理上、還是政治上都位于東西歐交界處。歐盟成員國、北約成員國、申根國家、維謝格拉德集團輪值主席國的多重身份,使得捷克在對外交往中具有獨特地位。無論是在中國與歐盟合作的大框架下,還是在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1合作”機制中,都可發揮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德國之聲》網站文章指出,捷克是中東歐地區傳統工業強國,綜合國力在中東歐名列前茅。中捷經貿關系發展迅速。捷克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捷克在歐盟以外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過去兩年,中國在捷克的投資從大約1.8億歐元躍升至14億歐元。到去年年底,捷克在華投資額更達到16億歐元以上。
文章稱,拜地理位置之賜,捷克具有作為轉運及物流樞紐的中心意義。從去年秋天以來,北京和布拉格之間有了直線通航。中國游客數量也相應增加,前往布拉格的中國游客比例猛增30%以上。很多捷克企業家認識到,在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倡議上,位處中、東歐的捷克將扮演重要角色。
據美國《僑報》報道,捷克總理索博特卡在多個場合表示出捷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熱情與積極性,希望成為中國在中東歐地區合作的領頭羊。捷克致力于成為“一帶一路”上連接中歐、東歐、東南歐的交通物流樞紐。去年11月,在中國蘇州召開的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捷克與中國簽署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政府間合作諒解備忘錄,是16個中東歐國家中首批簽署此類合作文件的國家之一。
今年2月,捷克以維謝格拉德集團的“輪值主席國”的名義,提出了與中歐地區的域外國家進行政治合作的“維謝4國+”制度框架(簡稱“V4+”)。這與中國提出的中國與中東歐國家“16+1”的合作機制一拍即合。
捷克重要智庫“布拉格國際關系研究所”的戰略報告指出,借助中方雄厚的資金(尤其是“絲路基金”),以及在基建方面的成熟技術和經驗,打造布拉格成為中歐地區交通樞紐,恰逢其時。此外,中國龐大且極具潛力的國內市場、中國游客強勁的跨境消費能力對捷克都具有重要的吸引力。
相關鏈接:
習近平出席美國總統奧巴馬為出席第四屆核安全峰會各國領導人舉行的宴會
習近平捷克行:圍繞三大主軸將兩國關系推向新高度
習近平會見韓國總統樸槿惠
栽樹成林 春發夏長 ——記習近平主席對捷克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