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清明節小區橫幅“祝節日快樂” 業主:感覺怪怪的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4-04 08:54

    圖片來自網友

      清明節,小區橫幅“祝節日快樂”

      這……總覺得哪里不對呢

      正值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期間,樂山城區水晶城小區門口的一道橫幅,在被拍下發在網上后卻惹來了爭議。因為橫幅的內容是,“恭祝全體業主節日快樂!”

      有業主對此表示反感,清明節是外出掃墓、祭祀親人的日子,怎么快樂得起來?還有業主表示,假如有人對自己說“祝你清明節快樂”,雖然說不出哪里不對,但聽起來心里總覺得別扭。

      那么,清明節到底能不能祝福節日快樂?這也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討論。

      業主吐槽

      清明節祝節日快樂合適嗎?

      4月3日,家住樂山城區水晶城小區的業主朱先生剛掃墓回來,無意中發現小區大門外有一道大紅色的標語“宏洲物業恭祝全體業主節日快樂!”“清明節要掃墓、祭奠先人,怎能說快樂呢?”朱先生滿腹疑惑,清明節掛這樣的標語合適嗎?

      當天,網友“七里香的山坡”也在新浪微博上曬出了水晶城小區門口這條標語的照片,并表示,“(小區的)每個門都掛一個,這個物業太牛哄哄了,求此小區業主的心理陰影面積。”該網友配發的照片顯示,小區的前后大門上方各懸掛了一幅內容相同的標語。

      “我也不知道好久掛的這標語,好像有段時間了。”該小區業主宋先生認為,以前還沒太在意,但這幾天正逢清明假期,在這特殊的日子里,看到這樣的祝福標語,確實感到有點怪怪的,不符合這節日的氣氛,“我也說不出來哪里不對,可是心里覺得怪怪的”。

      “現在的人是不是太無聊了,啥子節日都要祝快樂,連清明節都不放過。”該小區業主吳女士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她在今年清明期間還收到了兩條“清明節快樂”的信息,一看就是群發的,最讓吳女士覺得不爽的還是信息的內容:“哪有祝人家清明節快樂的,我覺得很晦氣,像是一種‘詛咒’,看著就生氣,哪里還快樂得起來……已經直接把對方拉黑了。”

      物管回應

      春節前掛的 還沒來得及取下

      3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聯系上水晶城小區的物管相關負責人,對方稱,這條橫幅是春節前掛的,主要是營造節日的喜慶氛圍,還沒來得及取下來。不過,這條橫幅也不是專門針對某一個節日的,一年中還有很多節日,如元宵節、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中秋節、國慶節等,可以通用“祝節日快樂”。

      對于部分業主提出的“清明節祝節日快樂是否合適”的質疑,該負責人未作過多解釋,只是表示,如果確實有業主感覺心理不適,他們將立即把橫幅取下來。3日下午,業主宋先生反饋說,在接到部分業主反映后,物管已經把標語取下了。

      原來并非物管刻意在清明掛上祝福標語,看來只是誤會一場。不過,這卻引發了一個眾多居民和網友熱議的話題:有人堅持認為,清明就是祭祀逝者的嚴肅節日,沒法快樂起來,而且祝別人清明節快樂,很容易引發對方覺得別扭,這種表達不太恰當;但有人表示,清明意在紀念而不是非要很沉重地過節,并且,清明恰逢春天,應盡情享受春光,并認為,清明節目前還是國家法定假日,說一句節日快樂也無妨;另有人持無所謂的中立態度,“說的人可能是好心,聽的人會不會太過于敏感了,或者過度解讀了?”

      觀點PK

      正方:

      清明不只是掃墓

      祝快樂并無不妥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文史專家魏奕雄介紹說,從民間習俗來講,清明節又稱寒食節、禁煙節。古代在清明節前一兩天為寒食節,要禁燃煙火,只吃冷食,不過,因寒食和清明離得較近,后來便合二為一了,清明節成為了節氣和節日的結合。

      清明節到底能不能祝福節日快樂?“之所以引起爭論,是因為人們對清明節的內涵了解不夠深。”魏奕雄認為,在古代,掃墓只是清明眾多傳統習俗中的一個,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傷,更有萬眾郊游、踏青、戴柳等種種歡樂,所以清明節“祝節日快樂”并無不妥。

      反方:

      應尊重大眾認知

      避免引尷尬反感

      四川社會科學院教授、社會學家胡光偉認為,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古人過清明最重要的習俗雖是祭祀,但還會踏青、放風箏、吃寒食、插柳、蕩秋千、蹴鞠、馬球、射柳等。

      “清明時祝快樂雖并無不妥,但也要因人而異。”胡光偉表示,既然在不少人眼里,總是會把清明與祭祀、死亡、鬼神等字眼相聯系,那么在做類似表達的時候應該謹慎,特別是應該尊重他人的認知和習慣,避免引起尷尬和反感,“除非你知道對方能坦然接受并不會生氣,否則最好別發這樣的祝福信息”。

      新聞背景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并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國傳統年節被正式確立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對此,有專家認為,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年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歷史背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將這些傳統節日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有利于弘揚和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掘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擴大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增強全世界華人的凝聚力;有利于人民群眾開展各種與節日主題內容相符的活動,如清明節掃墓、祭祀祖先,端午節的賽龍舟、嘗粽子,中秋節人相聚、賞明月、品月餅等。

    ?

    ?

    相關鏈接:

    清明節緬懷祭祀也需創新先行
    民政部:清明節假期首日祭掃民眾達392.5萬人次
    2016年清明節防火工作通知
    清明節掃墓祭品真是五花八門!

    ?

    相關鏈接:
    清明節掃墓祭品真是五花八門!
    2016年清明節防火工作通知
    民政部:清明節假期首日祭掃民眾達392.5萬人次
    清明節緬懷祭祀也需創新先行
    [來源:成都商報] [作者:顧愛剛]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