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近期,民政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鼓勵引導節地生態葬。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公墓除了提供標準制式的墓穴外,也提供樹葬、花葬等節地生態葬。價格普遍較低,少的幾十元,多的千元,不少地方除免費提供全程服務外,還給予逝者家屬一定金額的補貼。并且,獎補力度在不斷加大,政策的激勵引導作用逐步顯現。
沒有墓碑,不建墓室,將骨灰深埋入土,與草坪、花樹、大自然融為一體。清明節期間,各種節地生態葬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樹葬、海葬、花葬……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2月,民政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鼓勵和引導人們采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近日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民政部相關負責人。
生態葬花費少的只需幾十元
目前節地生態葬大致包括哪些種類、跟往年相比有沒有新的形式?
該負責人介紹,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很多,主要有以樓、廊、堂、塔、墻等形式存放骨灰的立體安葬方式;占地小于國家規定標準的節地型墓位;骨灰植樹、植花、植草等生態葬式;骨灰撒海等不保留骨灰方式以及土葬改革區遺體深埋不留墳頭方式等。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近年來一些新型生態葬式也不斷出現,如上海市運用現代科技將骨灰高溫熔融形成“生命晶石”,體積僅是等量骨灰的10%至15%,倡導的是“居家安放、居家祭祀、居家懷念”的理念,得到一些市民接受。
目前,全國由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1598家,提供墓穴1202.7萬個,安葬量達到791.5萬個,安葬率為65.8%。絕大多數公墓除按照標準提供制式墓穴外,都開發有一定比例的樹葬、花葬、草坪葬、壁葬等新型節地葬式,凸顯公墓生態保護、生命教育和文化傳承功能。
各個種類的生態葬價格大概有多少?該負責人解釋,除具有較高科技含量、需要復雜工藝的骨灰處理方式外,節地生態葬價格普遍較低,少的幾十元,多的千元,有的地方對樹葬、海葬除免費提供全程服務外,還給予逝者家屬一定金額的補貼。
為鼓勵和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各地對節地生態安葬的獎補力度在不斷加大,如內蒙古、黑龍江、浙江、安徽、湖北、廣東、廣西、重慶、寧夏等地部分市縣出臺了對選擇樹葬、花葬、骨灰深埋等節地生態葬式的獎補辦法。北京、天津、遼寧、上海以及廣州、南京、寧波等地實施了骨灰撒海補貼政策,其中北京每份骨灰撒海補貼標準提高到4000元,2015年全年骨灰撒海量比上一年增長了18%,政策的激勵引導作用逐步顯現。上海市節地小型墓已占到全市墓穴銷售總量的84.7%,海葬、壁葬、寄存、植樹葬、花壇葬等節地生態葬式達到10.6%。
惠民殯葬每年幫群眾省15億元
生態葬、節地葬的推行,是各地政府加大殯葬公共服務的重要舉措。一段時間以來,在保障基本殯葬服務救助方面,各地都采取不少實質性的措施。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份出臺了全省惠民殯葬政策文件,其中,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廣東5省市實現惠民殯葬政策覆蓋城鄉所有戶籍居民;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安徽、福建、河南、四川、云南等10個省(自治區)80%以上市、縣出臺了專門文件;遼寧、安徽、福建、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等13個省(直轄市)本年度政策受益人數和免補總金額較上一年度有較大增幅。總體來看,全國實施惠民殯葬政策的地區已涉及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覆蓋人群超過5億人,每年減輕群眾負擔近15億元。
“逝有所安”已經納入基本民生需求保障范圍,基本形成共識,由此帶來各地對殯葬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視程度也在提高。
據統計,全國殯儀館、公墓數量分別由“十五”末的1594家、1009家增加到目前的1801家、1598家,殯葬服務單位新增固定資產334.9億元,殯葬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快車道,殯葬服務網絡正逐步向社區鄉村延伸。
目前,全國尚有1/4的火葬區縣(市)沒有殯儀館,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困難地區。為填補火葬區縣級殯儀館建設空白,民政部門正積極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十三五”殯葬服務體系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相關工作已先期啟動,地方各級財政配套資金也在積極爭取。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時期是一個重要時期,民政部將首先編制好殯葬領域相關國家專項規劃,重點落實好國家規劃綱要對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并對相關保障水平、支出責任、服務標準、人才隊伍等內容統籌考慮、深入研究。
此外,民政部還將指導地方在中央規劃項目的總盤子中科學規劃項目方案,合理控制建設規模,對財政補助資金實行專戶管理,嚴格執行工程管理規范要求,建立風險防控長效機制,確保項目工程建設質量。指導地方結合實際制定完善殯葬事業發展規劃或殯葬服務專項規劃,爭取將殯葬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擴大規劃編制的領域和數量,提高政策含金量。
完善年檢整治“天價葬”、豪華墓
與生態葬、節地葬逐漸形成風尚的同時,豪華墓、“活人墓”等殯葬亂象仍然沒有根除。各地在整治高價殯葬、查處豪華墓、大墓、“活人墓”有什么新的措施和進展?該負責人強調,為有效規范公墓建設經營行為,民政部多次組織開展清理整頓公墓工作。
早在2009年,民政部會同發展改革委等7個部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公墓建設管理的通知》,加強部門協作,重點治理公墓建設管理中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通過清理整頓活動,嚴格了公墓建設審批,規范了公墓經營管理秩序,取締非法公墓166個,整頓各類經營性公墓1386個。
2015年,為整治殯葬領域侵害群眾利益、違反市場規則及廉潔從業要求的違法違規行為,民政部在全國部署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殯葬管理服務專項整治活動,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以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殯葬服務亂收費、喪葬用品質次價高、殯葬市場混亂等問題和推行陽光透明服務為重點,對殯儀館、殯儀服務站、公墓等殯葬服務事業單位進行全面排查,整治和規范殯葬服務和收費行為,加強殯葬行風建設。
此外,各地民政部門還通過不斷完善公墓年檢制度,落實檢查結果公示制度,嚴格違法違規行為的整治處理,加大對經營性公墓的監管力度。
?
?
相關鏈接:
鼓勵生態葬 黨員干部要帶好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