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部長王毅4月1日介紹此訪情況時表示,習近平主席這次對捷克的歷史性訪問,是一次加強友誼之旅、深化合作之旅、戰略對接之旅,必將為兩國關系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開辟廣闊空間,進而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帶動中國同中東歐及整個歐洲地區互利合作產生積極和深遠影響。
出席核安全峰會
中國理念納入峰會成果
4月1日,第四屆核安全峰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題為《加強國際核安全體系,推進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講話。新華社發
3月31日至4月1日,應美國總統奧巴馬之邀,國家主席習近平赴華盛頓出席第四屆核安全峰會,與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共商全球核安全大計。
核能發展方興未艾,核安全風險不容忽視。在2014年海牙核安全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理性、協調、并進的中國“核安全觀”,倡導構建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贏得各方贊譽。
形勢在發展,任務在調整。習近平指出,“我們不能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加強國際核安全體系,是核能事業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更是推進全球安全治理、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完善世界秩序的重要環節。我們的新征程才剛剛開始”。
闡述加強核安全中國主張,習近平首提“打造核安全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強調“核恐怖主義是全人類的公敵,核安全事件的影響超越國界。在互聯互通時代,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同舟必須共濟,維護核安全,打擊核恐怖,需要所有國家的參與。
習近平主席用“四個強化”,就構建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提出中國方案:強化政治投入,把握標本兼治方向;強化國家責任,構筑嚴密持久防線;強化國際合作,推動協調并進勢頭;強化核安全文化,營造共建共享氛圍。
峰會成果吸收中國理念。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核安全理念在這次峰會上得到與會各國支持,峰會通過的公報納入了中國“核安全觀”和構建國際核安全體系等重大原則主張。
王毅指出,這次習近平主席應邀出席華盛頓核安全峰會,是新形勢下中國在國際安全領域采取的重大外交行動,展現了中國對核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體現了中國對全球安全治理的大國擔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