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幼兒園老師趙女士提供)
9日,一首網傳為杭州小學生寫的小詩在網上爆紅,“啊!我的媽媽美如鮮花。噢!我的爸爸丑如泥巴。咦!為何媽媽愛爸爸。哎!因為鮮花不可沒泥巴。”短短四句,卻讓網友非常感嘆“孩子,你太有才了”,甚至還有人跟帖調侃“親情的小船說翻就翻”。
那么,這首小詩真的是小學生作品?10日,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到,這首驚了朋友圈的小詩,其實并非出自孩子的手,真正作者是廣州的一位幼兒園學生家長。這位年輕的家長,是在幫兒子完成幼兒園布置的家長作業時即興發揮寫下的“段子”。“一兩分鐘就完成了,沒怎么經過大腦。”
網絡爆紅
“損爸夸媽”小詩閱讀量超千萬
“媽如鮮花,爸如泥巴”,近日,這首“損爸夸媽”的小詩在網上爆紅。因詼諧幽默,該小詩在網上引發熱議。
后有杭州媒體稱,這首小詩是杭州德天實驗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所作。如此一來,數以萬計的網友在網上排隊夸這位小朋友“有才”。針對該話題,僅華西都市報在新浪微博上建立的話題,閱讀量就高達552萬。此外,人民網建立的話題也有226萬閱讀。據不完全統計,全網閱讀、評論、轉發此事的,已達千萬。
記者在網上找到了這首詩的圖片,題目為“詩一首”,字跡工整,看不到作者名字。
記者注意到,在網上傳播這首詩時,很多人都會提到一個名為“BBgirl-LightRain”網友的名字,稱是這位網友最先發布的這首詩。作者則是杭州德天實驗小學二年級學生所作。
劇情反轉
廣州家長的“段子”老師給了100分
9 日晚上 10 點過,網友“BBgirl-LightRain”突然在其微博上發布了一則致歉。她說,“關于那首我的媽媽像鮮花的詩,是同事朋友圈里開的玩笑,我未經核實發布,向原作者及網友致以最誠懇的歉意!”同時,該網友已經刪除了之前的所有微博內容。
10日上午,廣州的一位趙女士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她是廣州白云區三之三時代幼兒園小班的老師,這首詩是她的一位學生家長完成的親子作業,當時得了100分。早在3月25日,她覺得有意思,就已經發到自己朋友圈,“當時收到了10多個贊和60多個評論。”
9日晚上,她突然在網上看到這首詩,還說是杭州一位小學生所作。“我覺得不大可能,因為連標點在內,一字不差,而且字跡也相同。”趙女士說,她看到網上圖片后可以肯定是有人弄錯了。
隨后,她又聯系上發帖的網友“BBgirl-LightRain”核實,于是才有了該網友公開致歉,“這位網友還讓我向原作者轉達歉意,其實沒什么,更正一下就行了。”趙女士說,她見過寫這首詩的學生家長幾次,挺幽默的,甚至還有朋友勸他開一檔脫口秀欄目。
親子作業
一兩分鐘寫完詩妻子稱“狗屁不通”
一家三口,誰最丑?這是此前網絡上頗為熱鬧的話題,這位家長為什么會用詩給出這樣的答案呢?
10日中午,根據趙女士提供的聯系方式,華西都市報記者聯系上了這首小詩的原作者陳煒健,他自稱是廣州的一位個體戶老板。他告訴記者,這是幼兒園給他兒子陳錦鴻布置的一道親子作業,因為兒子還不會寫字,因此要由家長幫忙。
3月13日,幼兒園老師給學生和家長布置了一道看圖作詩的題目。“看圖,多么美麗的新娘和花朵!請爸爸講講媽媽做新娘時的情形,然后創作一首鮮花贊美詩送給新娘吧!”
當天,陳煒健拿到這道題后,當即寫下了這首小詩,“一兩分鐘就完成了,基本上沒經過大腦。”陳煒健說,這首詩是有現實基礎的,他的妻子很漂亮,平時在家里都是妻子說了算,他就寫了這首小詩,一方面是完成作業,一方面有點“自黑”的意思。
9日晚上,他們一家在吃飯的時候,妻子在網上看著這首詩已經爆紅了。“她當時還跟我開玩笑,你這狗屁不通的詩居然這么火了。”陳煒健說,直到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的作業被當作小學生寫的詩,在網上熱傳,“可能是因為我字寫得不大好看吧”。
此外,陳煒健得知記者來自成都,還說一家一直計劃來成都,但都沒成行,希望以后能帶著兒子來看可愛的大熊貓。
對話當事人:
平時作業都是我做,老婆安排就行了
華西都市報:平時幼兒園的家長作業,你做得多,還是你妻子做得多?
陳煒健:基本上都是我做,老婆安排就行了。我當學生的時候,都沒這么努力過。
華西都市報:得知你的作品,被傳為一位杭州小學生所作,當時生氣嗎?
陳煒健:說真的,當時有一點生氣。雖然我這也算不上什么作品,但是誰寫的就是誰寫的,套在別的孩子身上,我覺得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華西都市報:寫這首詩的創意怎么來的?
陳煒健:沒什么特別的,來源于生活嘛。在我心里,老婆確實是最美的,但管我管得還是太嚴了。
新聞縱深/
朋友圈里的消息,傳著傳著就變樣了
謠傳1:某地有娃娃被搶
謠言 現在偷娃娃和搶娃娃的太多了,小區(某某地)才被搶了個娃娃走,太嚇人了!
真相 2015年6月23日,在微信上驚現娃娃被搶的消息,華西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大部分人都是道聽途說,在此地擺攤的攤販也從未看見過發生搶娃娃的事件,公安分局也未接到報案,實為一起網絡謠言。
謠傳2:考生白婭倩來領準考證
謠言 朋友撿到粗心小朋友的高考準考證,誰認識通知下,別耽誤了高考大事。后附帶電話與詳細信息。
真相 2013年6月7日,正值高考時間,全國網絡流傳某考生準考證丟了的消息。當地媒體發布辟謠微博,實際考生的準考證已經找到。不法分子目前可能在全國各地傳播準考證丟失信息,改上了吸費手機號,拿網友們的熱心騙錢。只是當初好心網友用來尋找她的微博,卻成了騙子們騙錢的工具。
謠傳3:成都地鐵1號線車門夾住小孩仍運行
謠言 成都地鐵1號線有乘客在關門的瞬間被門卡住,隨即地鐵卻開了出去。
真相 2015年6月23日,微信上有人發表,稱看見孩子被地鐵門夾住。成都地鐵運營通過其官方微博辟謠,在當日下午,錦江賓館站一列車車門被乘客解鎖,司機確認一切正常后啟動行駛。微信上發表的當時有小孩被夾住,并且推斷孩子可能已經遇害的消息為不實消息,是一起網絡謠言。
律師說法:
知謠傳謠造成嚴重后果會被追究刑責
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彭安碧律師說,從目前來看,在此次事件中,趙老師的微信,在被很多人引用轉發后,地點和人物兩樣關鍵信息被傳變了樣,不過好在未造成嚴重后果,這不同于此前發生過的惡意誹謗、傳謠。
去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實施,其中新增的法條顯示:“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是險情、疫情、災情、警情等刑九明文規定的,雖然非故意傳謠不追究刑責,但現實中,越來越多的朋友圈段子在傳播中變了樣,這也給很多人造成困擾。因此,在傳播這些段子的時候,應盡量核實一下再進行傳播,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華西都市報記者吳柳鋒實習生羅田怡
?
?
相關鏈接:
網曝云南兩小學生被逼睡垃圾房 官方:系同學惡作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