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同瑞士聯邦主席施奈德·阿曼舉行會談,兩國元首一致決定建立中瑞創新戰略伙伴關系,中瑞雙方共同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瑞士聯邦關于建立創新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瑞士成為中國首個創新戰略伙伴關系國,也是我國首個以五大發展理念定位和命名的外交關系國。這不僅宣告了中瑞友好合作實現新跨越、進入新時代,而且也預示著中國外交工作按照五大發展理念新要求,啟動新坐標、進入新定位,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圖為:2016年4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瑞士聯邦主席施奈德·阿曼舉行會談。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為施奈德·阿曼舉行歡迎儀式。
一、以開拓創新為突出特點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秉h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綠色發展理念。習近平指出:“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搞對了,目標任務就好定了,政策舉措也就跟著好定了?!?五大發展理念也是中國外交工作的指揮棒,創新作為五大發展理念的首要理念,必須在中國外交戰略中有充分體現。
今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瑞士新一屆政府的執政元年。中瑞雙方以創新為引領,全面加強各領域的創新合作,將為兩國關系發展樹立新坐標,為兩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習近平會見瑞士聯邦主席施奈德·阿曼時指出:“開拓創新是中瑞關系最突出的特點?!?/p>
回顧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開拓創新精神始終是中瑞關系的“血脈經絡”。早在1950年,瑞士就成為最早承認并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中瑞關系因此有了高起點。1980年,電梯供應商瑞士迅達公司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工業合資企業,最早分享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果實。2007年,當一些國家對中國產品濫用反傾銷調查的時候,瑞士在西歐國家中率先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2013年,瑞士再次一馬當先,成為世界經濟前20強和歐洲大陸國家中第一個與中國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2015年,瑞士又成為首批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國家之一。習近平高度評價中瑞以開拓創新精神開展的卓有成效的合作,并在中歐關系中發揮著示范作用。他指出:“瑞士是最早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的歐洲國家之一,也是首個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歐洲大陸國家,為中歐合作樹立了典范?!?/p>
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稟賦,開拓創新精神不僅是我們國內發展的新動力,也是推動國際合作的深層動力。 “十三五”時期,我國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外交也必須為這一戰略核心服務。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當前,從全球范圍看,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帶動了關鍵技術交叉融合、群體躍進,變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斷積累。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機會稍縱即逝,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2013年7月,習近平在會見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時指出:“中國確立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這個目標,要靠中國人民的辛勤勞動,要靠科技創新,也要靠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堅持國際合作?!?/p>
瑞士雖然國土面積不大,卻是世界上最具創新的國家之一,被譽為“創新之國”。瑞士經濟技術實力以“小而強”著稱,連續多年穩居“全球創新指數”榜首,在高端工業制造、生態、環保等領域擁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和先進技術。瑞士人均擁有專利數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日本。瑞士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出生地,瑞士公民贏得諾貝爾獎的比例遠超其他任何國家。創造最好創新的關鍵是擁有高素質的人才,這也是瑞士與其他國家最大的區別所在。4月7日,李克強會見瑞士聯邦主席施奈德·阿曼時指出:“創新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我們正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把經濟增長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瑞士既是創新的國度,又富于工匠精神。雙方開展創新合作前景廣闊。希望雙方為兩國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搭建創新合作機制平臺?!?/p>
把中國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瑞士的創新優勢相結合,共同支持兩國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創新合作。這不僅有利于引領雙邊關系發展,也將為中歐合作發揮積極的帶動作用。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