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一部以中國“剩女”為題材的廣告火遍網絡,引起單身女性的呼喚以及世界的共鳴。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4月9日報道,這部四分多鐘的短片介紹了被標簽為“剩女”的未婚女性在中國承受的社會壓力。
日本護膚品牌SK-II制作了這部名為“她最后去了相親角”的視頻,目的是號召所有獨立女性去改寫自己的命運。
“剩女”是給高齡未婚女性的一個新稱號 。中國傳統觀念普遍認為女性應把婚姻與母親角色作為首要任務。
SK-II總裁馬庫斯·斯特羅貝爾(Markus Strobel)說:“這部電影揭露了這群有才華又勇敢的女性們所面對的問題。中國女性在27歲前要結婚的壓力很大,因為害怕被標簽為剩女。”
報道稱,中國社會普遍認為女性要在27歲前安頓下來,所以把它定為“剩女”的分界線。
“完整的女人”
報道稱,視頻記錄了一些單身女性催人淚下的心聲和她們因單身遇到的一些困擾。
“中華兒女以孝為當先,不結婚就是不孝的一種。”一名女士在視頻里說到,隨后她不禁流淚。
“在中國這個社會,一定要結婚,那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另一名女士說道。
報道稱,這部短片也描述了父母對婚姻問題的堅硬立場。
三天內,這部視頻已在優酷播放超過于168.5萬次,并在微博上轉發超過2.4萬次,也引發了群眾的強烈反應。
片尾以一名單身女性和父母去了“相親會”的和睦結局收尾。
這些“相親會”通常由父母將未婚兒女的信息貼在海報上,希望通過這個方式來尋找對象。
一張海報中,名為李雨璇的女士在自己的海報上寫道:“我不想為結婚而結婚,那并不會過得很快樂。”
該女士的母親在視頻里說道:“剩女很光榮,是優秀的女孩兒,剩男要努力。”
網名為“隨月何年照沈夜”的網友在微博說:“很理解片中的人的哭泣,不是悲情,而是一種被親情和道德綁架的無助。并不是不想結婚,而是不想和不愛的人為結婚而結婚。然而在周圍人看來,年齡大了還不結婚,就是不正常,就是違背倫理道德的,在父母那兒,是不理解父母苦心,不幫他們圓了心愿,是不孝。”
名為Gokna Marpaung 在臉書上說:“這個問題不僅在中國,在很多亞洲國家,超過25歲的女性都會受到被定為“沒有價值”了。”
強大的社會壓力
《剩女:中國性別不平等死灰復燃》的作者洪理達稱,單身女性目前處在一個“轉折點”,更多女性在擁抱單身的生活方式并反抗社會對“剩女”的壞印象。
她告訴BBC,“這些被迫使結婚的群體指的是那些堅強自信的年輕女性。如今她們接受到了更多的教育,也開始越來越抗拒婚姻。”
洪女士在視頻里作為一個咨詢的角色出現,并稱該視頻最有影響力的一點在于對中國女性的“真實現狀”的描述。
“這就是現實,用一種新穎、感人并賦予女人權利的方式來描述:這些女性以多種方式來演繹單身生活。”
“但中國女性承受結婚重壓的折磨也是極其真實的,是中國職業女性的寫實。”
這只是開始
中國單身女性是否真的會有幸福的結局,社會又是否真的會接受她們的選擇。
“目前來看,這只是一個夢。” 洪理達說道,廣告中描述的“強大的焦慮,自我折磨和社會壓力”仍普遍存在。
“婚姻在中國還是以家長為主,女性需要認識到單身是值得慶祝的,而不應該愧疚。我相信會有更多女性會選擇單身與獨立,這只是開始。”
“我想跟父母說對不起”,一名年輕女士在廣告里說,隨后不禁流淚
?
?
相關鏈接:
房產廣告五大陷阱 買房你就是這樣被忽悠上當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