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修建通組公路資金不足為由,挪用該村低保戶的農村低保資金支付工程款,并套取、貪污23名低保戶的農村低保資金4萬余元。”貴州省黔南州3月31日通報一起群眾身邊腐敗案例,惠水縣斗底鄉黨古村黨支部原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浩華為“任性”違紀付出了代價。陳浩華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農村低保是保障農村貧困居民最低生活的一張“安全網”,是脫貧攻堅的“兜底”之舉。少數基層黨員干部卻在管理和發放農村低保資金過程中,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優親厚友、吃拿卡要,導致扶貧政策、惠民資金在“最后一公里”走偏、受阻。
“什么問題突出就解決什么問題”。去年以來,貴州省紀委統一部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分期、分批對農村低保資金的申報、撥付、發放、管理使用等環節存在的違紀行為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抓牢主體責任“牛鼻子”。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督促縣、鄉黨委和職能部門開展自查自糾、立行立改。各級民政、財政等部門和鄉鎮(街道)、村(居)通過全面排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農村低保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精準核對,并將發現的相關問題線索轉交紀檢監察機關。
在此基礎上,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執紀的再執紀”,搜集相關問題線索。一些紀檢監察機關還調取民政、計生、公安等部門的“大數據”,分析梳理出突出問題后開展線索排查。
在專項整治下,一系列涉及農村低保資金管理使用中的違紀問題暴露了出來。
有的地方由于地方財政比較薄弱,縣、鄉、村三級在公共事業資金捉襟見肘時,便在農村低保資金上“打主意”。部分基層黨員干部利用職務便利,在農村低保資金評定中優親厚友。有的村干部利用手中權力搞權錢交易,肆意侵占群眾利益。此外,在農村低保資格認定上,因對很多農村家庭的貧困狀況缺乏有效審核手段,加之部分低保對象不如實填報相關信息,僅憑村組干部估算,常常引發群眾質疑。為了避免麻煩,個別村干部違反低保政策和申報條件規定,安排村民輪流“坐莊”“吃低保”,出現低保資金“撒胡椒面”的現象。
針對發現的違紀問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嚴明的紀律為脫貧攻堅提供保障。截至目前,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232起,黨紀政紀處分844人,移送司法機關15人,涉案金額共計2526.33萬元;157人因落實“兩個責任”不力被給予黨政紀處分。同時通過下發監察建議書、約談相關負責人、組織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等方式,傳導責任壓力,實現查處一批案件、警醒一批干部、堵塞一批漏洞。(貴州省紀委)
?
?
相關鏈接:
貴州凱里一學校護墻垮塌 1名學生死亡(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